一、劳动法对旷工的规定是怎样的
1.劳动法对旷工处罚没有具体标准,只规定了,如果因为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的。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员工因为旷工离职有工资吗
旷工形式自动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出勤计算工资,但劳动者也应赔偿损失。
旷工,指无正当理由,不请假或者请假未经批准而缺勤。旷工后自动离职,实际就是不告而别,是严重违纪行为,属于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因此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工资,是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和法律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者即使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出勤结清劳动者工资。
结清工资和赔偿损失应当分别计算,合并结算。
三、怎么算旷工
旷工是职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请假或请假未批准的缺勤行为。劳动法规定:旷工指“除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职工无法履行请假手续情况外,职工不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又不按时上下班”的行为。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1.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2.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的。
3.不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分配,不按时到工作岗位工作的。
4.旷工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不发年度奖金。
5.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 至于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自己制定。 我国法律上对员工旷工是没有做出规定的,但实践中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内部管理制度对旷工员工做出相应的处罚。 其中一项就是要扣除旷工员工在旷工期间的工资,一般是按照旷工的天数乘以旷工员工的日工资 来计算的。同时,要是因员工的旷工,造成了公司的损失,那么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