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23-09-26
本文简单描述一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原理,由最基本的回路入手,逐步加入防跳回路和闭锁回路,并对电路做一些完善。当然,本文所给出的回路原理图仅仅是最最基本的、用于解释其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中的回路要复杂得多。
一、 最最基本的回路原理图:
sb1:合闸开关 sb2:分闸开关 qf:断路器辅助触点 lc:合闸线圈 lt:分闸线圈
其动作原理很简单,不再赘述。
二、 增加防跳回路:
上面的回路存在一个问题:
如果sb1按下,而此时电路中存在故障,继电保护设备会立即动作,使断路器跳闸,此过程几乎瞬时发生,而操作人员尚来不及松开sb1,则sb1回路中的qf由于断路器跳闸而复又闭合,此时会导致lc再次得电,断路器再次合闸。如此往复,发生了“跳跃”。
如果合闸成功,但sb1由于某种原因粘连而无法断开,那么在操作人员按下sb2进行分闸时,由于sb1粘连,同样会导致跳跃现象的发生。
跳跃现象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均构成很大危害,所以需要增加防跳回路。
增加了防跳回路的原理图如下:
kcf(i):电流防跳继电器,电流达到限定值时动作,此回路中,防止合闸于故障时的跳跃
kcf(v):电压防跳继电器,电压达到限定值时动作,此回路中,防止分闸于故障时的跳跃
动作过程如下:
合闸:sb1按下à绿灯(gl)失电熄灭,lc得电à断路器合闸àqf改变状态à红灯(rl)亮,kcf(i)得电【由于有rl和r的限流,分闸线圈lt不足以动作】àkcf各辅助触点改变状态àkcf(v)得电
达到上述状态,则合闸动作完成,此过程几乎瞬时完成,sb1尚来不及松开。
若此时由于故障,保护装置使断路器跳闸,则由于kcf(v)的保持作用,sb1回路经kcf辅助触点改道kcf(v)回路,不会再使lc得电,也就避免了断路器的再次合闸,从而避免了跳跃的发生。
如果回路没有故障,则合闸成功。此时松开sb1,则kcf(v)失电,但由于kcf(i)依然得电,则kcf的各个辅助触点保持。
分闸:sb2按下àrl失电熄灭,lt得电且达到限定电流动作à断路器分闸àqf恢复到图中初始状态à正常状态下,在合闸成功后,各kcf辅助触点仍然保持合闸后的状态,使sb1支路经由kcf(v)导通à松开sb2àkcf(i)、kcf(v)均失电à各kcf辅助触点恢复图中初始状态,gl回路导通,绿灯亮【由于有gl和r的限流,lc合闸线圈不足以动作】
若由于故障,最典型如sb1粘连:由于合闸成功后各kcf辅助触点的保持,此时,sb1回路改道kcf(v)回路,不会再使lc再次得电而导致断路器合闸,从而避免了跳跃现象的发生。
三、增加闭锁回路
增加了防跳回路的控制回路已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仍存在问题:例如断路器的操动系统存在问题(液压、气压过高或过低,弹簧储能尚未完成等),此时进行分、合闸操作,则很容易导致分、合闸的动作失败。例如:断路器的操动机构为弹簧,若弹簧储能未完成,则分、合闸动作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到位,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害。
故需增加闭锁回路,防止此类情况发生。下面以弹簧操动机构的断路器举例,简要说明一下增加弹簧储能闭锁回路的二次回路。
原理图如下:
b1:弹簧储能未完成时闭合
若弹簧储能未完成,则b1闭合,线圈k3、kl得电,最终导致辅助触点kl、k10跳开,此时无论是合闸还是分闸均无法实现,起到了所期望的闭锁效果。
四、进一步的完善
直到第三节,本文所欲简述的断路器二次回路已初具雏形,但仍需做进一步的完善:指示灯rl和gl直接接在分、合闸线圈所在回路中,如果所用的是功率较大的白炽灯,则会在分、合闸线圈上产生较大压降,同时切断分、合闸线圈时可能产生的较大干扰电压也容易使白炽灯烧坏。要避免上述缺点,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接在分、合闸回路,再由继电器接点控制指示灯,原理图如下:(其原理相对简单,此处不再赘述)
上一个:笔记本键盘键位图,DELL笔记本电脑键盘按键说明
下一个:电能计量装置常见错误接线

ssd硬盘怎么加装,ssd固态硬盘的安装方法详细
域名接入流程是什么?更换主机后还需要二次备案吗?
怎么看硬盘接口类型m.2,硬盘怎么看内存
LR2512-21R080F4,旺诠合金2512 80mΩ ±1% 1W
win10改变系统字体(w10更改系统字体)
仙人掌的种植
移动硬盘恢复软件扫描不到数据,steam扫描不到移动硬盘
天鹤茶种类
小米5s像素怎么样,5s和小米3那个像素好
怎样防治香椿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