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用来服务iot(物联网),可以实现万物互联,那还要6g来干什么?5g依托高带宽、高速率传输、低延时等优势,实现万物互联,与iot绑在一起,并在工业互联网、ar/vr、无人驾驶、全息通话和超高清视频、远程医疗等领域得到快速应用。
可以说,5g落地的应用是高清视频/ar/vr、大规模物联网、高稳定、低延迟无人驾驶和工业自动化。因此,5g确实是iot所须的技术。当智能设备数量高速增加,这就需要有适应大规模物联网的5g作为基础,尤其是ipv6出来以后,每个设备都有了唯一标识码。
不仅如此,高速低延迟的物联网应用,都需要5g的技术支持,像机器人群控、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可以说,有了5g加持,iot发展步入快车道。不过,iot无线通信技术有着丰富的种类,有授权频率通信技术,包括nb-iot、gprs,也有使用非授权频率通信技术,包括wifi、bluetooth、nfc等,两者各有优劣,互为补充。
这也并非仅仅依靠5g就可能完成万物互联的目标。对此,作为数字蜂窝网络的第六代无线技术,6g将通信延迟降低1微秒,比5g延迟快1000倍,并且其提供更高的吞吐量,更高频率,还将实现更快的采样率。这将进一步提高5g应用的性能,释放无线成像和传感领域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应用的潜力。
中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先后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imt-2030(6g)推进组,推进6g各项工作,持续为构建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打下了基础。
专家认为,6g网络中,还会产生如通感算控融合、天地一体化、联邦ai等新的应用场景,并可能派生出一些新的关键指标体系,包括安全程度、覆盖特性、网络智能化程度等。可见,6g的应用场景也是在5g的演进网络中逐步引入现网,最终实现6g网络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