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脑通讯”通路中延髓内脏带至下丘脑室旁核儿茶酚胺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3
背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一种多克隆免疫激发剂刺激免疫细胞,来模拟免疫激发状态,观察延髓内脏带(medullary visceral zone,mvz)投射至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pvn)的儿茶酚胺神经元是否对lps刺激起反应,为脑功能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的:观察mvz投射至pvn的儿茶酚胺神经元是否对脂多糖刺激起反应,探讨mvz至pvn的儿茶酚胺能通路在“免疫-脑通讯”中的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的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1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将wga—hrp注人大鼠一侧pvn内,存活48h后经腹腔注射免疫刺激剂lps诱发免疫反应,应用wga-hrp逆行追踪与抗fos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双重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三重标记方法进行染色。主要观察指标:观察mvz中wga-hrp逆标细胞、fos蛋白和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以th为标记物)的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在mvz内发现7种阳性神经元,即hrp,fos和th单标细胞,fos/hrp,fos/th和hrp/th双标细胞,fos/hrp/th三标细胞。fos/hrp双标记和fos/hrp/th三标记细胞分别占总hrp逆行标记细胞的12.5%和39.6%。结论:mvz对脂多糖免疫刺激起反应,并可能将免疫信息经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上传至pvn;mvz可能作为“免疫-脑通讯”的一个中继站,通过“mvz→pvn”通路起免疫调节作用。完成机构:[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广州市510282 [2]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