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存茶,我有两大要求。稳和聚。
稳:茶不能够受潮,一旦受潮发霉,多好的茶也报废。聚:最大程度聚留茶香和内涵物质。
干燥的地方存茶我就不介绍了,我来介绍一下湿度很大的地方如何存茶。
稳,主要是做好防潮,湿气较重的地方存茶,容易滋生霉菌,防潮主要手段是以纸箱和抽湿机对付湿气。我相信好多人都做到基本原则,可是细节上可能出现问题。
1.在湿度70-80左右时,大多数人都有机会认为茶在这环境中不会受潮,其实是有机会出错的,茶房裡面的各个位置,其实湿度是不平均的,大家有时间都会发觉房间裡面某些位置的物件发霉了,整个房间不觉得湿的,因为在有些位置的空气流动是特别差的,容易聚湿,加上不透风,湿度容易到达发霉的临界点,茶放在这位置上加上长时间不移动,就发霉了。
2.有些人习惯或者生活上需要,家庭存茶有需要打开窗户,白天晚上巡视茶房也不觉得湿,其实湿气已经进入茶房并在边角上累积起来,尤其清晨时分
3.有些人喜欢以大型紫砂罐存茶,殊不知道,紫砂聚水,冷缸热湿气凝水,茶缸透气更聚水,茶在紫砂缸中发霉。
4.以胶套套茶叶,防潮防气一绝,要是茶在比较湿的时候放入套中,必定发霉,因为锁水一流。
我的推荐是以纸箱套纸箱的方法,防止湿气大量渗入,长期监测,确保茶不受潮。另外,茶房也会长期关窗户,避免过多湿气进入,下窗帘逼光是必然的,茶怕光,紫外线会分解茶内质的,不信就把茶晒晒太阳
专业大仓和家庭存仓的分别,主要在量上面的区别。
家庭存仓要能够达到专业大仓,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就没法和专业仓比吗?我存茶时间短也没法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能达致专业仓,但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参考不同的文章,得出个结论,聚。
聚即集合,凝聚,积累的意思,皆因紧压,市场上面好多好的老茶中期茶都是压得紧。“
紧压虽然转化时间需要多点时间,但最大程度保留茶内质,茶在漫长岁月当中,内质损失就没法补回。
所以只要模拟大仓和凝做紧压茶的状态就可以存出好茶。
首先,茶房以尽量不通风为原则,房间窗户门边都加上封条,防止空气渗出和渗入,最大限度水气进入茶房,做到防潮之馀又可以减少空气流动。
二,茶饼上可以多包一层棉纸,既防潮又防止香味的消散。举个例子,如果一片茶把棉纸拿开,随意放在客厅一段时候,基本都跑香走味。有无试过买过一片茶回来,发觉整个茶泡出来是散的,但手上同一片茶另一来源又非常好的,这就是茶已经通风过度。另外可以再加纸袋在竹壳装的茶,然后入双重纸箱。
三,茶当然有一定的量才可以自动调节茶房湿度,相信藏茶较多的老兄有不少的,心有体会的。
四,定期番仓,基本上我三个月左右就会移动一下茶的位置,或者开箱检查,把一些闷味排除,顺便感受一下甘茶香。
最后,存茶其实也不需花许多功夫,只要你关心自己的茶,保持优良环境,茶就会自己慢慢转化,也不用担心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