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黄刺蛾cmdocampaflavescenswalker是玉兰的常见害虫。1年发生1~2代,北方地区多是一年一代。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色,体长幼16mm,翅长8-13mm,翅展8-10mm。头和胸背黄色,胸中央半部黄色外半部为褐色,有2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形,内面1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褐色分界线。中室端部有一暗褐色点,中央下方1脉上有时也有一模糊暗点;后翅褐色。
⑵卵:扁平、椭圆形,黄绿色,长1.4-1.5mm。
⑶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9-25mm,头小,黄褐色。胸腹肥大,黄绿色,背面有一淡紫褐色大斑,前后宽,中间细。各体节有4个枝刺,胸部上面6个和臀节2个特别大。
⑷蛹:椭圆形,体长13-15mm。
防治方法
(1)夏季(1代区)和冬春季(1~2代区)结合修剪等田间生作业,剪除虫茧或掰掉虫茧。
(2)在低龄幼虫群集危害时剪除虫叶,杀死幼虫。
(3)在幼虫低龄期喷洒20%敌灭灵悬浮剂20%灭幼脲3号悬浮剂或于整个幼虫期喷洒bt乳剂青虫菌等。
(4)必要时在幼虫期喷洒灭扫利辛硫磷杀螟松等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