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虾尾兰
种拉丁名:parapteroceraselobe
形态特征:茎长2—12厘米,粗约4—5毫米,节间长5—8毫米。叶斜立,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6—17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关节和宿存的鞘。总状花序与叶对生,2—8个,长4—11厘米,疏生多,数花;花序柄和花序轴黄绿色,长8---23厘米,粗约2毫米,具翅状纵凸纹;花苞片宽卵形,长约1毫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白色,长8--10毫米;萼片和花瓣质地薄,白色,具3条脉;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宽2.7毫米,先端钝;侧萼片较大,倒卵形,长5毫米,宽3毫米,先端圆钝,基部贴生在蕊柱基部;花瓣较小,倒卵状椭圆形,长4毫米,宽2.5毫米,先端钝;唇瓣基部以1个可动的关节着生于蕊柱足末端,3裂;侧裂片上举,背面白色,内面淡紫色,近长圆形,长2毫米,宽1毫米,先端圆钝;中裂片很小,稍肉质,几乎不向外伸,长约0.4毫米,基部两侧各具1枚胼胝体;距白色带紫红色末端,圆锥形,长2.5毫米,末端稍钝;蕊柱前面紫色,长约1毫米;蕊柱足长2.5毫米,宽0.6毫米;药帽前端稍向前伸长成三角形,前缘先端钝。花期7月。
地理分布
产地分布:产海南(吊罗山、东方)、云南南部(勐腊)。生于海拔1000—1500米的林缘树干上。分布于越南、泰国。模式标本采自泰国。
属性及外形
属中文名:虾尾兰属
属拉丁名:parapterocerasaveryanov
本属概述:averyanov,vasc.p1.syn.vietnam.f1,1:134.1990,bom.nud,etinbot.j.(leningr.)75(5):723.1990.附生草本。茎短或伸长,斜立或有时下垂。叶稍肉质,二列,狭长,先端不等侧2尖裂,基部具关节和宿存的鞘。花序侧生,斜立或向外伸展,不分枝;花序柄和花序轴多少肉质,纤细,长于或约等于叶,具翅状纵凸纹,总状花序具许多花;花小,开放持续数日;中萼片卵状椭圆形;侧萼片倒卵形,较大,基部贴生在蕊柱基部;花瓣较小,倒卵状椭圆形;唇瓣着生在蕊柱足末端而形成一个可动的关节,3裂;侧裂片大,上举、近长圆形;中裂片很小,稍向前伸;距多少两侧压扁,中部向前偏鼓,向末端变狭,先端钝并与蕊柱足在同一水平线上,前壁向末端增厚,内壁无附属物;蕊柱粗短,具细长的蕊柱足;蕊喙短,2裂;花粉团蜡质,2个,近球形,全缘;粘盘柄近倒卵形,宽而扁,粘盘近三角形。约5种,分布于东南亚、向北到泰国、越南和我国南部。我国仅1种,产云南南部。本属模式种:parapteroceraselobe(seidenf.)averyanov十分亲近于管唇兰属tuberolabiumyamamoto,区别在于本属的唇瓣基部以1个可活动的关节连接于蕊柱足的末端,侧裂片仅贴生于蕊柱基部。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pfitz.
亚族概述:pfitz.entw.nat.anord.orch.108.1887,“aerideae”.附生草本,不具假鳞茎或块茎,具肥厚的或有时有发达的根被的气生根;气生根生于茎上或仅集中于植株基部,有时扁平而多少绿色。茎长或短,单轴生长(顶端无限生长)。叶扁平、圆柱形或两侧压扁,有时退化为鳞片状(此时常有绿色根),基部常呈鞘状而抱茎,有关节。花序侧生,分枝或不分枝,通常具数花至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小或大,变化极大;蕊柱常有蕊柱足;花药俯倾,有药帽;花粉团4个或2个,较坚硬的蜡质,通常有粘盘柄和粘盘。本亚族模式属:aerideslour.共约100属,分布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向北可达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非洲。我国有45属。
族中文名:万代兰族
族拉丁名:trib.vandeaelindl.
本族概述:lindl,coil.bot.app.1821.附生植物,不具假鳞茎或块茎,具肥厚的气生根。茎长或短,单轴生长(顶端无限生长)。叶扁平、圆柱状或两侧压扁,有时退化为鳞片状,基部有关节。花序侧生,分枝或不分枝,具数花至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小或大,变化甚大;唇瓣无距或有距,有时距非常长;蕊柱具或不具蕊柱足;花药俯倾,具药帽;花粉团2个或4个,较坚硬的蜡质,通常具粘盘柄和粘盘;蕊喙短或长,有时有深缺刻;柱头通常凹陷。本族模式属:vandajonesexr.br.共约155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与非洲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个别属也见于南美洲。我国仅有1个亚族共45属。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亚科概述: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具根状茎、块茎或假鳞茎。叶茎生或基生,折扇状、对折或具网状脉,草质至革质。花序(或花葶)顶生或侧生;花通常两侧对称,有特化的唇瓣,少有例外,一般扭转,具1室子房;蕊柱通常具1枚能育雄蕊;花粉粘合成团块,称花粉团;花粉团2--8个,粒粉质或蜡质,其一端常伸出花粉团柄并连接于粘盘,也有直接连接于粘盘或通过粘盘柄连接于粘盘的,较少既无花粉团柄又无粘盘柄与粘盘的;柱头1或2,凹陷或凸出;蕊喙通常存在,大或小。果实通常为蒴果;较少呈荚果状。种子通常两端有延长的翅,较少无翅并有厚的外种皮。本亚科模式属:orchisl.共约690余属,全球均有分布。我国有4个族,42个亚族共167属。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