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相电源
三相交流供电系统在发电、输电和配电方面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生产、生活及现代电力工程上几乎都采用三相四线制。
(1)单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在两磁极中间,放一个线圈。让线圈以的速度顺时针旋转。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由ax。合理设计磁极形状,使磁通按正弦规律分布,线圈两端便可得到单相交流电动势。
(2)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转子的是三个互成120°的线圈,每个线圈是一相,三个线圈组成的发电机就是三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的三个线圈是相同的,称为三相绕组。绕组的始端工程上习惯用a、b、c表示,绕组的末端则用x、y、z表示,这三个绕组与单相发电机的绕组一样。当三相绕组组成电枢在n、s磁极间绕转轴旋转时,由于穿过三个绕组中的磁通量的变化,三个绕组中都有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压产生。
三个绕组在转子的位置彼此相差120°,感应电压的初相位由绕组平面与n、s磁极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现假定电枢是逆时针方向等速旋转的,ax绕组从水平位置开始移动,则在ax绕组中产生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感应电压,它的初相位为零。对于by绕组,在电枢中位置比ax绕组落后120°.by绕组中的感应电压也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但相位上比ua滞后120°。同理,cz绕组上的感应电压比ub又滞后120°。
转子装有磁极并以的速度旋转。三个线圈中便产生三个大小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o的电动势。
(3) 对称三相交流电
三个最大值相等,角频率相同,彼此相位互差120o电角度的单相正弦量。
对称三相交流电在相位上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序。我们把相序abc称为正序或顺序;把cba称为负序或逆序。电力系统中通常采用正序。
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 三相电源的y形连接
中线:由电源绕组尾端公共连接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线(零线)。
相线:由电源绕组首端引出的导线称为相线(火线)。
相电压:电源绕组首端指向尾端的电压称为相电压(即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
线电压: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
三相四线制:电源绕组接向外电路提供三根相线一根零线的供电方式。
电源三相四线制向外供电时,可以向负载提供两种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相电压。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线电压。
三个电源相电压总是对称的,而三个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结论:线电压在数量上是与其相对应的相电压的1.732倍;在相位上超前相电压30°电角。
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多数用户使用的电压等级通常是:
(2) 三相电源的δ形连接
三相电源绕组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环,在三个连接点处向外引出三根火线,即构成δ连接。
δ接时只能向外电路提供一种电压。电源绕组δ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实际电源连成δ接时,由于三相电源绕组的感应电压对称,所以电源回路内部无电流,但若有一相接反时,就会在电源回路内造成很大的环流从而烧坏电源绕组。因此,实际三相电源绕组作δ接时,为确保无误,一般要先把3个电源绕组留一个开口,开口处连接一个阻抗极大的电压表,当电压表读数为零时说明连接无误,这时才能将开口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