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瘤蚜的识别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3-07-27
桃瘤蚜(tuberocephalusmomonis),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属同翅目蚜科。桃瘤蚜在我国分布较广,南、北方均有发生。其寄主植物有桃、碧桃、樱桃、梅、梨等园林绿化植物和艾蒿等菊科植物。近年来,桃树受害十分严重,重发区株被害率达100%、叶被害率达85%,百叶蚜量达20000余头。
一、为害状
桃瘤蚜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以嫩叶受害为重,受害叶片的边缘向背后纵向卷曲,卷曲处组织肥厚,似虫瘿,凸凹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严重时大部分叶片卷成细绳状,最后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
为害状
二、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有无翅胎生蚜和有翅胎生蚜之分。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0-2.1毫米,长椭圆形,较肥大,体色多变,有深绿、黄绿、黄褐色,头部黑色。额瘤显着,向内倾斜。触角丝状6节,基部两节短粗。复眼赤褐色。中胸两侧有瘤状突起,腹背有黑色斑纹,腹管圆柱形,有覆瓦状纹,尾片短小,末端尖。有翅胎生蚜体长1.8毫米,翅展约5毫米,淡黄褐色,额瘤显着,向内倾斜,触角丝状6节,节上有多个感觉孔。翅透明脉黄色。腹管圆筒形,中部稍膨大,有黑色覆瓦状纹,尾片圆锥形,中部缢缩。
若虫。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体较无翅胎生蚜小,有翅芽,淡黄或浅绿色,头部和腹管深绿色。
卵。椭圆形,黑色。
三、发生规律
桃瘤蚜1年发生10余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卵在桃、樱桃等果树的枝条、芽腋处越冬。次年寄主发芽后孵化为干母。群集在叶背面取食为害,形成上述为害状,大量成虫和若虫藏在似虫瘿里为害,给防治增加了难度。5-7月是桃瘤蚜的繁殖、为害盛期。此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艾草等菊科植物上为害,晚秋10月份又迁回到桃、樱桃等果树上,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天敌种群数量对桃瘤蚜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自然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中华大草蛉、大草蛉、小花蝽、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上一个:电脑nfc有什么用(电脑上的nfc是干什么的)
下一个:魅族工具箱怎么使用技巧,魅族flyme457魅工具箱怎么使用

在淘宝上怎样截图给客服(淘宝截图给客服怎么弄)
买什么笔记本电脑好一点,买什么笔记本电脑好
购买盆花时最好选择种植时间较长的
5s360手表怎么激活,怎么激活360儿童电话手表5c
固态硬盘怎么安装使用成从盘,电脑多加一个固态硬盘怎么安装使用
htc528d手机没信号怎么设置,htc328d手机上不了网怎么设置
顺丰丰食平台怎么入驻商家(顺丰丰食app上线)
wallpaper文件怎么改后缀(wallpaperengine怎么改后缀)
什么是氧传感器?汽车氧传感器为什么有些车只有一个有些车有两个?
低价中标后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