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软腐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3-10-15
症状根茎类鸢尾的叶片受害后,呈现水渍状褪色条纹,扩展蔓延到根状茎,内部组织呈灰褐色粘滑性软腐,并有恶臭,后留下空壳的外皮,病叶萎蔫,极易从腐烂根状茎处脱离。球根类鸢尾易在根颈部发生腐烂。
病原物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属原核生物界,欧氏丁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细菌革兰氏反应阴性,兼性好气杆菌,短杆状,单生或双生,0.6-0.9×1.5-5.0微米,周生鞭毛,不产生芽孢和荚膜。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至灰白色、圆形或变形虫菌落,生长温度范围4-30℃,最适温度25-30℃;细菌能利用多种糖作碳源产生气,能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但不水解淀粉。细菌在土壤的未腐烂组织中较长期地存活,且能不间断地为害多种植物。细菌靠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尤其是鸢尾钻心虫的幼虫在幼叶上造成的伤口和分枝移栽、剥离子球的损伤,均有利于侵入而引起腐烂。
发病条件病田连作、雨水多、土壤湿度大、种植密集、覆盖面大的田块往往发病重。寄主植物极为广泛。鸢尾品灰中德国鸢尾、澳大利亚鸢尾发病普遍。
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为了提早预防软腐病的发生,在移植前先对栽花的盆土消毒,土壤可用0.5%--1%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约10g左右;也可用氯化苦60--120g/平方米或70%五氯硝基苯8--10g/平方米进行消毒。
用过的花盆和污染的工具也要用1%硫酸铜清洗消毒后再用。平时浇水不可过多,以免盆土过湿。
2.农业防治:及时剪除或拔除病株销毁;定植和移栽时不要碰伤植株,以免伤口侵染;在发病期间注意排水,使根茎保持干燥,以免伤根、根茎、鳞茎发生腐烂。
3.药剂防治:发病后每隔1个月左右应喷施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150--200倍波尔多液可以控制病情蔓延。同时发现虫害时要及时防治以减少伤口,降低发病率。
上一个:金银花病虫害
下一个:普洱茶,怎么泡才好喝?

小米note怎么连接创维电视
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
CC0402KPX7R8BB103,X7R 0402 10nF ±10% 25V
RC0201DR-0711K3L,0201 11.3KΩ 0.5% 1/20W 电阻
木瓜有没有发展前景
wnm2021_(techpublic(台舟))wnm2021中文资料_价格_pdf手
ch9120_(wch(南京沁恒))ch9120中文资料_价格_pdf手册
工程结算是否需由第三方结算
电脑自动安装乱七八糟的软件怎么解决问题(电脑总是自动安装乱七八糟的软件是什么原因)
乐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无法进入(乐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怎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