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疫病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3-10-11
黄瓜疫病俗称死秧或死藤,是一种严重危害和难以控制的危害。无论是露地或保护地黄瓜受害都比较严重。温室、大棚温湿度管理不善,或露地夏、秋黄瓜浇灌过量,常造成大面积死秧、烂瓜。 一、发病症状
可为害茎叶任何部位及果实,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染病。幼苗染病,开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变细,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或青枯死亡。叶处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步扩大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在连接阴雨温度低、湿度大时,病斑发展极为迅速,受害叶片水烫样腐烂。瓜条被害时,呈现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斑,病瓜皱缩软腐,有腥臭味。
二、发病原因
1、气象条件。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37℃,最适为28-30℃。在适于发病的温度范围内,雨季的长短,降雨量的多少,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因素。雨季来的早,雨日持续久,降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所以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
2、土壤湿度。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雨后不能迅速排水。浇水过多或水量过大,田间潮湿,发病都重。
3、栽培条件。老菜区,连作地、发病重。新菜区,轮作地,发病轻。平畦栽培比垄栽发病重。秋黄瓜晚播发病也重。
三、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黄瓜疫病除危害黄瓜外,还侵染葫芦、西瓜、冬瓜等蔬菜,因此在茬口安排上应避免重茬或与瓜类、茄科作物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轮作,2-3年轮作1次,以减轻植株染病几率。
2、采用高垄宽窄行定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垄高15-20厘米,垄宽30-40厘米,宽垄距80-90厘米,窄垄距40-50厘米。栽培密度为每亩3800-4000株。生长期间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枯枝烂叶、根茬及杂草,以减少下茬蔬菜的侵染来源。
3、灌水。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避免积水,苗期控制浇水,结瓜期做到地面干湿均匀。发病时浇水减到最低量,控制病情扩展。采用覆盖地膜可有效阻档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茎叶和果实上。
4、化学防治。定植缓苗后用10%科佳悬浮剂2000-2500倍液预防,间隔7-14天,用2次。发病初期用药:10%科佳悬浮剂1000-15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7-10天1次,连用3-4次。
上一个:健康人单剂量口服茶碱控释胶囊的药物动力学
下一个:pdf清晰度怎么提高(如何提高pdf清晰度和清晰度)

2345看图王更新后不能打印(2345看图王打印图片打不全)
RTT125102FTP现货库存,最新价格
0603WAF2200T5E现货采购,参数及规格书
finder继电器46.52
LR2512-2AR047J4,旺诠合金2512 47mΩ ±5% 1.5W
葡萄小粒果的预防措施
水泵抽真空压力,电机马达的使用寿命如何延长
win10默认浏览器没有edge(默认浏览器edge不见怎么找回)
感应电动机启动时为什么电流大?而启动后电流会变小?
普洱生茶与熟茶、新茶与老茶能否混合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