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白 星 病

发布时间:2023-10-03
症状 又称点星病。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一2mm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至数百个,有的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变形或卷曲。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暗褐色,后成灰白色,病部亦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问长度明显短缩,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
病原 phyllosticta theaefolia hara称茶叶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大小32—80×32—80(um),暗褐色,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单胞无色,大小3—5×2—3(um)。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长出白色菌丝,后变为黑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菌丝生长温限2—25℃,适温为18—25℃,高于28℃则生长停止。光照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病茎中越冬。翌春茶树初展期,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在湿度适宜时侵染幼嫩茎叶,经1—3天潜育,开始形成新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气温16—24℃,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病。气温高于25℃则不利其发病。每年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病,5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高山茶园或缺肥贫瘠茶园、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采摘过度、茶树衰弱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分批采茶、及时采茶可减少该病侵染,减轻发病。(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复混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3)于3月底-4月上旬春茶初展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上一个:液晶显示器有时出现花屏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液晶显示器有时出现花屏的解决方法是)
下一个:网站建设策划方案有哪些 如何做好策划方案

惠普打印机产品型号怎么看(惠普打印机的型号在哪里可以看到)
清代贡茶
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生命周期和软件的生命周期谁长谁短 原因
老域名买卖的方法、交易方式、基本功能
微软更新kb5003254(微软更新kb4474419)
喝普洱茶瘦身么?
RS-05K562JT,J 0805 5.6K现货购买,风华 0805 5.6KΩ ±5% 1/8W
win10升级补丁安装包删除(win10升级补丁位置)
无线充电伤害电池吗(无线充电伤害电池吗安全吗)
哪个电脑性价比最高(电脑性价比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