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串口收发设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03
最近项目里面要用到51单片机做一些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串口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进行分析解码,等待一个外部触发信号到来后执行之前接收的指令动作。正好手边有一片stc89c52,赶紧搭了个最小系统。stc89c52单片机可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可是试了好几次都没有下载成功,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9针串口线忘了接gnd(地线)。顺便总结下stc单片机下载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1、最小系统出问题(晶振对不对、复位电路对不对、引脚连线对不对);
2、电平匹配问题(一般是要加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的);
3、串口线(串口线质量也是很重要的)连得对不对(至少连3根线txd、rxd、gnd),包括发送接收的方向对不对;
4、下载操作步骤对不对(单片机下电--->点下载--->单片机上电)。
排除了下载失败的故障后,就可以写代码下程序了。先写个串口调试功能的代码,使用串口接收中断方式,在主程序中将接受的字节回送到上位机中。
串口收发设计(阻塞式设计)
1/****************************************************2--filename:rs232.c3--abstract:串口收发设计(阻塞式设计)4--author:hi2world5--date:2012-10-26*****************************************************/7#include89//定义新类型10typedefunsignedcharuchar;1112//接收一个字节完成标志位13bitrx_flag=0;1415//全局变量,用于存放接收到的字节16ucharrx_byte;1718intmain()19{20/*设置波特率*/21scon=0x50;//串口工作在方式1,允许串行接收;22pcon=0x00;//smod设置为023tmod=0x20;//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8位自动重装载24th1=0xfd;//设置波特率960025tl1=0xfd;26tr1=1;//启动定时器2728/*开中断*/29es=1;//允许串行接收中断30ea=1;//开总中断3132while(1)33{34if(rx_flag)//接收完成标志为1时,开始发送数据到上位机35{36rx_flag=0;//清除接收完成标志位37sbuf=rx_byte;//发送38while(ti==0);//等待发送结束,可以加入超时等待处理39}4041ti=0;//软件清除发送中断标志位42}43return0;44}454647/*串口中断服务子程序*/48voidserial_intserve()interrupt4using149{50if(ri)//判断是接收中断标志51{52rx_flag=1;//设置接收1字节完成标志53rx_byte=sbuf;//取数据54ri=0;//手动清除接收中断标志55}56}
对上述代码进行测试发现:
1、上位机每隔0.5s发送1个字节,代码可以很好的工作,没有丢失数据;
2、上位机发送987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986个,丢失1个;
3、上位机发送12307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12286个,丢失21个;
4、上位机发送61541个字节大小的文件,上位机接收到单片机回送数据61453个,丢失88个。
一般情况,为了使串口收发更稳健,会使用缓冲区机制,也就是设计接收fifo,将接收到数据先存放到fifo中,这样可以防止在大数据收发过程中的覆盖问题。fifo一般设计成环形的,有一个读指针和一个写指针,对fifo操作时会先检查这两个指针来确定fifo的状态。为了区分fifo的满状态和空状态,往往会牺牲掉fifo一个存储单元,使得形成这样的条件:
1、写之前,检查发现如果wr_ptr+1 = rd_ptr,则表示fifo已满(实际fifo还有1个空位,但被我们牺牲掉了);
2、读之前,检查发现如果rd_ptr = wr_ptr,则表示fifo为空(这时fifo是真心空的)。
串口收发设计(非阻塞式设计)
上一个:vmic公司生产的传感器在工业4.0时代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下一个:优麒麟和win10双系统安装教程(优麒麟操作系统安装教程)

固态硬盘读写速度怎么看,如何测试固态硬盘读写速度
微信什么情况会永久封号呢(微信在什么情况会被永久封号)
手机键盘如何更换皮肤(手机键盘更换皮肤怎么更换)
核桃病虫害防治
hi-q
rtl8111h-cg_(realtek(瑞昱))rtl8111h-cg中文资料_价格_pd
RTT026652FTH现货库存,最新价格
松下除湿机价格及性能介绍(松下除湿机各型号评测)
微信怎么发照片合集视频(微信怎么发照片合集的样子)
杂交鹅掌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