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器的缺点(等离子显示器优点)

发布时间:2023-10-02
本文主要介绍等离子显示器的缺点(等离子显示器优点),下面一起看看等离子显示器的缺点(等离子显示器优点)相关资讯。
十多年前,等离子电视还是一个神话。曾有一句话:“外行买液晶,内行选等离子”,可见其在技术和显示效果上的领先地位。但是今天,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液晶电视终于主宰了市场。
过去,王者等离子电视战败退市。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曾经的高端手柄,等离子电视为何备受青睐?2020年,如果让你买一台高端电视,你可能会选择有机发光二极管。如果回到10到15年前,答案很可能是血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像素级自发光,
每个像素都是一个独立的光源,可以独立开关,从而实现超高对比度、宽容度和无与伦比的黑场效应。
另外,液晶电视就是液晶电视,但是因为背光换成了led,所以目前一般都叫led电视,不够准确,只是习惯问题。然而,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等离子电视在背光方面与液晶电视有本质区别。
oled电视实拍,黑色画面非常震撼。
相比液晶电视,这个优势更明显,因为液晶电视大多采用整体背光。在显示黑色画面时,只是改变了lcd的方向来遮挡光线,但背光依然明亮,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液晶电视在显示黑色时漏光变白。
高端液晶电视将使用分区背光来缓解这一问题,例如将一个55英寸的屏幕分成近100个独立的背光区域。当画面出现黑色时,关闭相应的背光,提高对比度。尽管如此,在发光和不发光部分的交界处仍然会有光晕。
跟自发光像素的电视没法比。
中高端液晶电视往往采用分区背光。
经过十几年的倒退,oled电视仍然是实验室里的产品,存在很多问题,很难真正投入量产。即使索尼在2007年发布了第一台oled电视xel-1,
然而,2000美元的价格和11英寸的小屏幕让许多流口水的人停止了欲望,这款电视上市三年后就停产了。
当时同样采用自发光技术的等离子电视,不仅显示效果好,屏幕也做得很大,自然更受消费者欢迎。
从技术上来说,等离子电视可以说是当时显示面板行业的金字塔。它采用气体放电原理,依靠rgb荧光粉发光。每个像素为一个有源发光单元,混色前在发光单元中实现256级灰度。
最后,显示正确的颜色。
这种显示原理使得等离子在色彩准确度上比液晶有先天优势。以亿为单位计算的颜色数,大多是千万级,和液晶完全不一样。同时消费级自发光显示技术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想要那种震撼的明暗对比效果。
只能买等离子。
除了显示效果好,等离子还有其他一些优点。比如延迟低。一般来说,液晶电视的延迟在10ms左右,一些好的电竞显示器至少可以做到1ms,而等离子因为是气体放电,延迟是微秒级的,可以算是几乎没有延迟。
另一大优点是护眼,虽然这一点的真实性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当时有一些专家认为,等离子电视之所以能够保护视力,主要得益于其适中的亮度、纯正的色彩和稳定的动态图像。
并且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冈田明教授开展过一项“视觉疲劳实验”,结果显示,长时间观看等离子电视引发的眼部疲劳症状较轻。
包括现在的oled电视业内也一直把护眼作为其中的一个卖点,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指出,液晶电视所产生的蓝光波长多在450纳米左右,而oled电视产生的蓝光波长在460-480纳米之间,根据“波长越短,
能量越高”的物理原理,oled电视所产生的蓝光能量更小,所以对人眼危害更小。
护眼到底是真的还是噱头,这里不做深究,可以确定的是,等离子电视和oled电视一样,在色彩、对比度等显示效果上是领先于液晶电视的,特别是在十几年前。
优势明显,缺陷也非常致命等离子电视的失败,首先就要从它的缺陷说起。前面虽然讲了这么多优点,但等离子的显示能力并不是无敌的。
静止画面易烧屏,屏幕寿命堪忧
从用户体验上来讲,等离子最致命的问题是烧屏和寿命。烧屏指的是长时间固定一个画面,可能会留下永久的残影,这点和oled很相似。不过作为一个前松下等离子电视用户,最困扰我的不是烧屏,而是屏幕寿命。
我知道一些人买的等离子用十年也没坏,但从绝大部分用户以及售后的反馈来看,等离子的寿命或者说耐用性实在堪忧。
十年前我家买过一台1万多元的松下等离子电视,用了大概1年,开始出现屏幕故障,中间有一条纯黑色竖带无法显示。之后售后免费更换了内屏,使用1年又出现相同情况,整个使用周期一共出现3次,
最终导致家里放弃等离子,换成液晶。
功耗大,夏天发烫严重
等离子电视相比于现在轻薄的液晶电视,算比较厚重的了,而且功率更大,导致发热量更大。我记得我家那台等离子电视尺寸是42英寸,但最大功率高达470瓦,要知道如今的55英寸液晶电视最大功率也不过一两百瓦。
在夏天使用的时候,我偶尔会去摸摸电视背后,即便松下在背后塞入了四五把散热风扇,那感觉还是跟铁板烧一样,我想这也是它寿命低的原因之一。
以上这两点是我作为用户感受最明显的,当然还有一些小毛病,比如低端产品容易产生黄绿拖影、屏幕亮度相比液晶不够高等等。
市场策略和行业竞争是溃败的主要原因等离子在显示效果方面有绝对的优势,也因此收获了一大票粉丝,尽管烧屏和寿命很关键,但也不至于导致完全退市,毕竟现在的oled也存在峰值亮度不如液晶、烧屏等问题,
不也逐渐解决并成功占领高端市场嘛,真正彻底“杀死”等离子其实是市场和行业层面的因素。
等离子只能做大屏,无法应用于手机平板
以前肯定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时代是手机的天下,手机快速崛起一方面让小尺寸屏幕成为香饽饽,一方面也导致电视使用率逐年降低,导致大尺寸屏幕销量减少。等离子在这种背景下,弊端暴露无遗,因为它只能做大尺寸屏幕,
而不能应用于手机平板。液晶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上到100英寸,下到1英寸都可以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技术门槛高,开发进度慢
等离子技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液晶电视,液晶主要是面板占大头,图像处理和驱动可以相对做简单一点,而等离子恰好相反,在电路设计、图像处理芯片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厂商们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且缓慢。
当时的等离子显示技术几乎全被松下掌握,但松下拒绝向其他企业开放技术共同做大市场。不仅如此,由于产能和技术独占,松下出售的等离子面板价格高昂,让其他厂商难以保证利润。
反观液晶阵营,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更多生产厂商加入,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投入使得液晶面板从小尺寸延伸到大尺寸,不足也通过技术迭代逐步改善。最重要的是,液晶电视的画质上来之后,
已经足够让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满意,再加上价格比等离子便宜几倍,自然更愿意选择画质稍差一点,但价格便宜很多的液晶电视。
如今两三千元就能买到一台不错的液晶电视
“三星局中局”,彻底毁掉等离子
2013年,国内一档知名的财经访谈类节目《财经郎眼》 专门讲了一期三星如何将等离子置之于死地。郎咸平提到,当时三星故意减产液晶面板,然后向松下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够一起大力发展等离子电视,
松下听了非常满意,投入大量资金建新产线。
等到松下资金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三星突然增产液晶面板,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其他电视厂商,使得液晶电视的价格迅速下跌。消费者当然不是傻子,肯定都乐意购买便宜又实用的液晶电视,纷纷放弃等离子。
松下这番操作,可谓是打碎了牙只能往自己肚子里面吞,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其他厂商都积极投身于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这时候即使松下愿意分享技术也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学了。后面的时候大家也知道,长虹买了,
但最终也是失败告终。
谁会是下一个等离子?郎咸平在节目最后提出了一个设想,也许现在(指2013年)的液晶就是下一个等离子,大批厂商跟着三星一起搞液晶,说不定明天三星就突然放弃液晶,去搞oled了。
马后炮地说,郎咸平的设想错了,液晶没有死,三星也没有搞oled,而是搞了qled。可以肯定的是,液晶电视发展得很好,特别是高端产品更加出色,还有价格便宜、机身超薄等诸多优点。
虽然oled电视某些方面完胜液晶,也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但液晶本身也没有致命缺陷,不可能被oled彻底打败。
索尼高端8k液晶电视z8h
并且厂商们也具有前瞻性,比如国外的索尼,国内的创维,都在同时布局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双线并进,两头的钱一起赚,避免重蹈等离子电视的覆辙。
也许谁是下一个等离子并不重要,从这件事情中厂商们能学到的是,这个时代既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也要学会适当共享,闭门造车最后毁掉的是自己。
上一个:三星s39300i怎么样,三星i9300怎么样好用么
下一个:德国bornemann泵

选购优质xcn品牌工业备件(为您的生产保驾护航)
如何种植千屈菜
联想a3800d相机镜头怎么切换,联想a3580前置摄像头怎么转换
普洱茶:陈化=转化?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是一回事吗?
能不能用矿泉水泡茶
laumas单点式称重传感器 ptc-50kg
广联达钢筋算量如何画折梁?
知心好友,犹如上等好茶,可遇不可求
移动套餐升级怎么办理,如何办理移动数据流量套餐升仓
怎么刷欢乐豆,欢乐豆怎么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