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茗佳人滇红茶“红颜”
老年人喝茶有一定的讲究。喝茶能养生,所以许多中老年人平时有事没事都喜欢喝上几杯茶。在恰当的时间喝适量的茶的确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但是笔者发现一些中老年茶友的喝茶习惯并不太好,很容易引发一些小问题。
误区一:常泡浓茶。不少中老年人还是延续以前在机关上班时的饮茶习惯。用一个大白瓷茶缸或者保温杯,放一大把茶叶,倒入滚烫的开水泡,泡得茶汤又苦又涩。茶水喝了可以继续添,但茶叶一直不换,就这么泡个一整天。
解答:老年人喝茶以淡、温为原则,不宜饮浓茶。因为茶叶中含咖啡碱,老年人饮浓茶过多,易出现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尤其是有冠心病、肺心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更要喝清淡点的茶。另外,常喝浓茶所摄入的大量鞣酸,会减慢肠蠕动从而引起便秘,而排便困难可能诱发脑中风。大量饮用浓茶还可刺激胃粘膜发生炎症,甚至诱发溃疡。
图为:南茗佳人滇红茶“红颜”
误区二:喝隔夜茶。“这个茶是儿子送我的,据说好几千一斤。我昨天才泡了两三泡,舍不得丢,今天继续喝。”“我听说好茶泡淡了还可以煮,我这茶煮了一个晚上,还是很香浓。”这些对话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老年人生活比较节俭,即使茶汤放了隔夜也照样喝。
解答:大多数茶水放久后,茶汤中的维生素会逐渐丧失,且茶中的营养物质也发生了改变,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还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滋生细菌。例如茶水中的鞣酸就会成为刺激性很强的氧化物,易伤脾胃,容易引起胃肠炎症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图为:南茗佳人滇红茶“红颜”
误区三:想喝就喝。茶友小陈抱怨,他老爸是个老茶鬼,无茶不欢,经常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泡一杯茶,喝一大口再去刷牙洗脸,晚上睡前也喜欢喝几杯。
解答:这种想喝就喝,随性饮茶的习惯,对老人的健康无益。一些特殊时段,如睡前、饭后、空腹的时候,都不宜喝茶。睡前喝茶,尤其是绿茶的话,茶碱等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失眠。加上其利尿作用,会导致夜间尿频,影响睡眠质量。而饭后立即饮茶,会引起消化不良和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
还有一种容易被老年茶友忽视的情况,就是有些患慢性病的老人需要长期服药,但很多药物在服用期间不宜喝茶,比如镇静助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以免降低药效。因此,服用镇痛药物时也不宜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