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拥塞控制的ietf标准关注的方面包括集中在特定的协议(例如tcp协议[rfc2581],可靠的多点传送协议[rfc2357]);终端节点和路由器之间的拥塞信息(例如明确的拥塞通告[rfc2481])交换的句法和语义;不同服务的服务质量的期望值。端到端的拥塞控制的作用也在一个关于“internet中的队列管理和避免拥塞的建议”[参见rfc2309]的rfc报告中进行了讨论。rfc2309提出了在路由器中活跃的队列管理机制的配置和对路由器机制设计的延续来处理对拥塞通告无回应的流。我们能够轻松地从rfc2309中借用一些端到端的拥塞控制的概括性的讨论。
与上面提到的rfcs资料相比,本文档对拥塞控制的原理进行更一般性的讨论。internet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tcp协议的避免拥塞机制。当前tcp协议在internet中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传输协议,但它不是适用于任何地方,有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某种原因没有选择使用tcp协议。通信不仅包括多点传送通信,而且包括单点传送通信,诸如不需要可靠性的流化的多媒体,以及包括象dns(domainnameserver域名服务器)或路由信息的通信,它们带有被认为对网络运行至关重要的短信息。许多通信并不使用任何形式的预留带宽或端到端拥塞控制。为了保持最优传输量,端到端的拥塞控制的继续使用对保持internet的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档也讨论ietf在新的拥塞控制协议标准化中的一般作用。对于区别性服务和集成性服务的拥塞控制的讨论在本文档中不涉及。集成性或区别性服务能够保证端到端的网络带宽,所以不需要端到端的拥塞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