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谱波高与浓度的关系。当分析的试液在极谱电解池中进行电解时,在电极上起电化学反应的被测离子(也称去极化剂)怎么传递到电极表面呢?这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电场的吸引,其大小与电位陡度成正比,如锌的测定中,加入大量铵盐就是为了消除电场力对锌离子的吸引,当外加电压达到锌离子的分解电位时,锌离子被还原,在滴汞电极与溶液界面附近锌离子浓度减少,与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有了差异,则溶液本体中浓度比较大的锌离子就要向浓度比较小的电极表面产生浓差扩散,于是形成扩散层,随着外加电压的继续增大,即滴汞电极的电位愈来愈低,就有更多的锌离子参与电极反应波差就越来越大,锌离子的扩散速度也相应地随之增大,产生的极谱还原电流也就越来越大,当滴汞电位低到一定的数值时,电极与溶液界面的锌离子几乎全部参加电极反应,在反应的瞬间,电极与溶液界面的锌离子浓度趋于零,也就是说。这时溶液本体中锌离子浓度与电极表面的锌离子浓度之差达到了zui大值,锌离子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也就是达到了zui大,此时产生的电流大小*取决于溶液本体的锌离子浓度,因此,称这时的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