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口感如美食,浓淡皆有人爱

发布时间:2024-03-29
理想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去赞扬个性;但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又最爱去做各种各样的统一。
就像判断一款茶的好坏,很多人是通过“听”别人讲去判断,而不是通过自己“喝”的感受去辨别。
其实讲茶的人最爱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听众统一各种口感,比如他们会教自己的听众通过统一的所谓体感、喉韵、茶气等比较玄的东西去判断,并设置一个好与坏的“度”。
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口感舒适度并不相同,于是那个好与坏的“度”也就不一样。
这就好比是对一盘炒菜的评价,有的人口味重,需要加盐比较多才觉得滋味过瘾;而有的人口味轻,只需加入少许食盐就能感受到同样的滋味过瘾程度。所以,口味轻与口味重的人,评价一盘菜的好与坏的那个“度”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人对一款茶叶的滋味感到舒适愉悦的那个“度”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口味的美食,这就像是四大茶区里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树种、不同工艺、不同口感的茶叶。受众比较大的名茶就有200多种,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则超过1000种。
概念再提升一点,八大菜系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都有一种基本的滋味特征。鲁菜清香、鲜嫩、味醇;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苏菜选料讲究、刀工精细、口味偏甜;川菜麻、辣、鲜、香......每一种风味都有很多拥趸,并没有哪一位美食家用自己的口味作为标准去试图统一不同菜系的好坏。
实际上,六大茶类下的大多数细分茶品,都已经有了一种比较公认的滋味特征,比如普洱茶“甘滑醇厚”,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安吉白茶“鲜醇甘爽”,铁观音“醇厚甘鲜”......再加上每一种茶特有的外观和汤色特征,综合起来就可以评价出一款茶的好与坏了。
而剩下那些喉韵、体感、茶气等等比较玄的东西,只不过是小圈子的谈资罢了,甚至只是被一些人作为某种目的在宣扬。
还是那个态度,每个人的口感舒适度并不一样,不要用自己的口感去代表大家的口感,也不要通过听别人的口感去评判茶的好坏。
要喝茶,不要听茶。
上一个:江苏管道木托厂家 江苏管道木托销售地点
下一个:多功能粉体流变器根据自身产品的要求而进行选购

乐视1s新手机怎么充电充不满
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是怎样的
如何使用WinCC Industrial Data Bridge将WinCC的实时数据通过OPC DA记录到
如何使银杏早花早果
ABB阀门定位器调试步骤
35mm厚橡塑保温管多少钱一米
芦荟的种法
磁性浮子液位计 仪表报道
电镀污水除镍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原理与优越性质
抽水电站围网.风电场围栏网.光伏区隔离网.电容器护栏网电力安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