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烯烃事业部的“一种降低高烯烃汽油中烯烃含量的方法”,日前被*局授予发明。这一发明的应用,不仅每年可带来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有效降低装置能耗,提高催化装置的丙烯和液化气产率,还将为汽油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2002年8月,烯烃事业部与中石化石科院合作,在该部argg催化装置上进行稳定汽油回炼mgd工艺改造,满足2003年4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油品质量新国标要求。改造后,装置产出的汽油烯烃虽由原来的45%降至36%,但仍略高于国标(35%)要求,需通过调和石脑油或采取其他工艺调优措施,才能接近35%的指标要求,以至汽油生产成本增高。
对此,烯烃事业部成立科研攻关小组,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汽油组分特性进行分析实验,发现汽油烯烃主要集中在碳五至碳八组分中,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将汽油通过精馏切割出轻重汽油,首先降低剩余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将富含烯烃组分的轻汽油通过回注到反应提升管进行二次反应,从而使汽油回炼做到有选择性地回炼,也有利于汽油中的烯烃发生反应,提高了催化汽油降烯烃的效果。
他们将此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利用停工检修时机完成了汽油精馏塔的设计及其抽出口的确定,并对原有的mgd工艺方案进行调整,改为轻汽油回炼的mgd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汽油烯烃能灵活控制在31%-35%之间。这一创新不仅突破了当年汽油质量升级的瓶颈,而且降低了提质成本,每吨生产成本仅增加13.24元,低于24.3元/吨的全国水平,年创经济效益在4000万元以上。
实践证明,烯烃事业部在argg装置上开发创新的轻汽油回炼mgd工艺属国内*,可灵活控制汽油烯烃含量,并给生产优化、降低汽油调和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据此申报的《argg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催化剂和工艺研究》成果先后获湖南省及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
今年12月31日,我国将实施新的车用汽油国iii标准,汽油烯烃含量、硫含量将进一步受到限制。烯烃事业部根据argg装置的特点,经多方调研和论证,将在近期的大修期间采用石科院开发的mip-cgp工艺,进一步实施油品质量升级改造,这次改造将继续采用“一种降低高烯烃汽油中烯烃含量的方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