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在农村,大多数男女在未达到法定年龄就举办了习俗婚礼,在我国法律规定来说,是未达到结婚年龄标准,不予发放结婚证的。那么婚姻规定多少岁结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婚姻规定多少岁结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而《婚姻登记条例》也规定,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因此,男方需满22周岁,女方需满20周岁才能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
二、民典法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有几种
(一)重婚的;
重婚是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
在实行单一登记婚的中国,只要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不论是否同居,重婚即已构成。而事实重婚是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也已构成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我国法律规定三代以内血亲禁止结婚,包括第三代,即禁止表兄妹结婚。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
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
2、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
(三)不到法定婚龄。
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未到法定婚龄结婚,婚姻关系无效。
双方都符合了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后,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3、未到法定婚龄。
三、婚姻法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
内容很多。简单说一些主要内容。首先是婚前贷款买的房产离婚之后的分割问题。一般是登记谁的名字就判给谁,然后给与另一方补偿。然后是父母赠送的房产问题,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视为对子女的赠送。登记在一方的名下,视为按份共有。
综上所述可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男方满22岁,女方满20岁可以登记结婚。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婚姻规定多少岁结婚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