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分区是什么意思2,硬盘分区原理3,硬盘原理是什么1,硬盘分区是什么意思
将一个较大容量的硬盘,划分成若干个容量适中的分区,以便管理,分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块硬盘最多只能分出四个主分区,但可以分出许多扩展分区。在电脑中显示的c盘、d盘之类的,通常是一个硬盘的几个分区而矣!,希望对你有帮助!不知你在安装什么东西,你安装时选择的分区空间太小了,放不下该软件或程序,所以导致安装没有成功。你可以将该分区的东西删除或卸载或清理一部分,确保该程序有足够的空间。你也可以将该程序安装到其它多余空间在的分区(安装时会有安装位置的提示,你可以更改默认的安装位置,不影响使用)。
2,硬盘分区原理
硬盘分区的原理
对于硬盘分区的原理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表面:对硬盘进行有效的划分,以提高硬盘的利用率和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
实质:在创建硬盘分区时,已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并指定了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和备份引导记录的存放位置。主引导记录存放在主分区中,只有主分区中有它的存在,才可正常引导硬盘启动。若主引导记录丢失,会使硬盘无法启动。
1.为什么要对硬盘分区
新的硬盘是没有进行分区的,在正式使用硬盘之前都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这样硬盘才能正常使用。现在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对硬盘空间进行合理分配,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就是分配空间的一种表现,这会对硬盘的管理带来很大方便。
2.硬盘分区的相关知识
进行分区之前,先来了解硬盘分区类型的相关知识。硬盘分区类型包括以下三种。
主分区: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叫主分区,系统将从该分区查找和调用启动操作系统所必须的文件和数据。
扩展分区:用主分区以外的所有剩余空间建立的分区,但它不像主分区一样能被直接使用,必须在该分区下创建可被操作系统直接识别的逻辑分区。
2.硬盘分区的相关知识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从扩展分区中分配的,也可以说所有的逻辑分区组成了扩展分区。只要逻辑分区的文件格式与操作系统兼容,那么操作系统就可以访问它。逻辑分区的盘符默认从d盘开始。
启动系统后,操作系统会对磁盘驱动器进行映像,为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分配相应的盘符。主分区的盘符首先被分配,然后再对逻辑分区的盘符进行分配。
3.硬盘分区的文件格式
硬盘的分区文件格式不同,其性能上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在常用的分区文件格式主要有fat32和ntfs。
1)fat32文件格式
fat32是从fat16升级而来,采用32位的空间分配表,支持的分区容量更大,让硬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在分区容量小于8gb时每簇的容量为4kb,大大节省了硬盘空间。
2)ntfs文件格式
ntfs文件格式是一种比fat32文件格式功能更强大的文件系统,这种分区占用的簇更小,支持的分区容量更大,并且还引入了一种文件恢复机制,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所谓分区,就是硬盘上建立来用作单独存储区域的部分,它分为主分区和扩充分区。主分区用来存放操作系统的引导记录(在该主分区的第一扇区)和操作系统文件;扩充分区一般用来存放数据和应用程序。
一个硬盘可以被分为1—4个分区,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如果有扩充分区,则最多可以有3个主分区。一般只有一个扩充分区,它可以被划分成多个逻辑驱动器。我们必须显式地建立主分区,但不必显式地建立扩充分区。我们在建立第一个非主分区逻辑驱动器时,就隐式地建立了一个扩充分区,当我们增加逻辑驱动器时,也就是向该扩充分区中添加逻辑驱动器。打一比方 我有一个大房间 中间用砖把他分开几个房间 就这个意思
3,硬盘原理是什么
硬盘的工作原理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
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
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
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
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意排列的小
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
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
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
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
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触的,但是
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
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
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米高
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磨损,又能可*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
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
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
服跟踪的调节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
心轻放。
概括地说,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由于硬盘的结构比软盘复杂得多,所以它的格式化工作也比软盘要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统。
硬盘驱动器加电正常工作后,利用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初始化模块进行初始化工作,此时磁头置于盘片中心位置,初始化完成后主轴电机将启动并以高速旋转,装载磁头的小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0道,处于等待指令的启动状态。当接口电路接收到微机系统传来的指令信号,通过前置放大控制电路,驱动音圈电机发出磁信号,根据感应阻值变化的磁头对盘片数据信息进行正确定位,并将接收后的数据信息解码,通过放大控制电路传输到接口电路,反馈给主机系统完成指令操作。结束硬盘操作的断电状态,在反力矩弹簧的作用下浮动磁头驻留到盘面中心.
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由于硬盘的结构比软盘复杂得多,所以它的格式化工作也比软盘要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