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织蛾

发布时间:2024-03-17
油茶织蛾
拉丁学名:casmarapatronameyrick
油茶织蛾又叫油茶蛀蛾、油茶蛀茎(梗)虫、茶枝蛀蛾、钻心虫。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织蛾科oecophoridae。
分布: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印度、日本。
寄主:油茶、茶树。
危害状:以幼虫从上而下蛀食茶枝,受害枝干中空枯死,一般老茶园和密度大的油茶林发生较多。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6,翅展32-40。体被灰褐色和灰白色鳞片。触角丝状,灰白色,基部膨大,褐色。下唇须镰刀形,向上弯曲,超过头顶;第二节粗,有黑褐色和灰褐色鳞片;第三节纤细,灰白色;第三节末端尖,呈黑色。前翅黑褐色,有6丛红棕色和黑褐色竖鳞,在基部1/3内有3丛,在中部弯曲的白纹中有2丛,另一丛在此白纹的外侧;后翅灰黄褐色。足褐色,前胫节灰白色,有黑色长毛;后胫节有褐、灰两色相间的长毛。腹部褐色,有灰白斑,带光泽。
卵:扁圆形,长1.1mm,赭色。卵上有花纹,中间略凹。
幼虫:体长25-30mm,乳黄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淡黄褐色,腹末2节背板骨化,黑褐色。趾钩三序缺环,臀足趾钩三序半环。
蛹:长圆筒形,体长16-24mm,黄褐色。腹部末节腹面有一对小突起。
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次年3~4月开始化蛹,4~5月为化蛹盛期;5~6月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发生。卵期10~23天;幼虫期包括越冬幼虫在内长达9个月以上;蛹期一个月左右;成虫寿命4~10天。
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梢上,每处产一粒。幼虫孵化后叶腋蛀入嫩梢,而后由上而下蛀食木质部,每隔一定距离于枝上的背阴面咬一园形排泄孔,在排泄孔下方能见黄棕色颗粒状粪便,这是鉴定此虫为害状的主要特征。如果在枝干下方发现比排泄孔稍大而椭园形的孔洞,外部有丝粘结封闭时,则幼虫已化蛹。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每年8月剪除被害枯枝,集中烧毁。对较密的油茶林应及时疏伐与修剪,控制在每亩60~100株,保证林内通风透光。
2、成虫趋光性强,在虫口密度大时,可在羽化盛期进行灯诱,但要连续2~3年,可大大降低虫口基数。
3、于初孵幼虫期和幼虫潜居卷叶危害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用量30-60ml/ha,兑水稀释进行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
上一个:word文本文档无法打开的解决方法
下一个:商品售出概不负责对吗

正常事故撞死人会坐牢吗
电器设备故障检修替代法是什么?
国中星城三期(M09地块万国商业广场远程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华山景区门票免费政策
压力表维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支票挂失流程
华硕保修查询序列号怎么查,华硕电脑保修期查询怎么样查询
存在的视频文件无法访问-其他问题
供应德国pil传感器
oppor7s参数(oppor7s什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