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鎏金团花银碢轴
皇室饮茶作为一种高雅文化活动,用茶量小,轻推慢拉。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因而碢轴显得小巧别致。
后来的宋徽宗认为:"凡碾之制,槽俗而峻,轮俗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叶聚;轮锐而薄,则远边中而槽不戛。"
他没有想到唐人已制作出他认为最理想的碾茶器。
第四个步骤:筛茶
茶饼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过罗筛选,罗筛是点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唐代的点茶,茶末放于碗内,先要调膏,以茶瓶煮汤,再注汤入碗中,经过拌搅,碗中之茶便能产生粘懈适度的胶体状态。
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细不匀,拌搅时就得不到较佳效果。
因此,茶罗子成为点茶的关键茶具。
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壸门座茶罗子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茶罗子,是我们能见到的古代第一件茶罗实物,十分难得。
茶罗分罗框和罗屉,同置于方盒内,上层的罗框上尚残存一些用丝线织成的纱罗,网眼极细密,下层罗屉,接住筛下的茶末,可以拍出盒外。
筛好的茶末,为保持茶叶的香味要用盒密存。
唐鎏金银龟盒
此龟腹部用于供贮放碾碎的茶细末。
取茶时,既可揭盖舀取,也可以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
第五个步骤:调茶
唐鎏金飞鸿纹银则
为烹茶时投放茶末之量具。《茶经》云:"则者,量也,准也,度也。"
唐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
古代饮茶犹如吃茶一般。
调达子就是供调茶、饮茶时使用的。
先将茶末放入其内,加上盐、姜、葱等佐料。
然后,用沸水在调达子内将茶等调成糊状;再加沸水调成茶汤供人饮用。
唐摩羯纹蕾钮三足架银盐台
唐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
第六个步骤:点茶
点茶的高招在于茶末调膏均匀后,向盏内注汤开水的同时,用茶笼或匙子在盏中环回击拂的动作要掌握得好。
搅拂的技术高,能产生蓬勃焕发的白色泡沫,称做汤花。
长柄银匙为烹茶时拍击汤面之工具。
不过唐代的茶盏一般为瓷质,色以白釉和青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