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电电源的检查。供电电源的质量直接影响plc的使用可靠性,也是故障率较高的部件,检查电压是否满足额定范围的85%~110%及考察电压波动是否频繁。
(二)运行环境的检查。
(1)plc运行环境温度在0~60℃。温度过高将使得plc内部元件性能恶化和故障增加,尤其是cpu会因“电子迁移”现象的加速而降低plc的寿命。温度偏低,模拟回路的安全系数也会变小,超低温时可能引起控制系统动作不正常。解决的办法是在控制柜安装合适的轴流风扇或者加装空调,并注意经常检查。
(2)环境相对湿度在5%~95%之间。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水分容易通过模块上的ic的金属表面的缺陷侵入内部,引起内部元件性能的恶化,使内部绝缘性能降低,会因高压或浪涌电压而引起短路;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下,mos集成电路会因静电而引起击穿。
(3)定期吹扫内部灰尘,以保证风道的畅通和元件的绝缘。
(4)检查plc的安装状态。各plc单元固定是否牢固,各种i/o模块端子是否松动,plc通信电缆的子母连接器是否完全插入并旋紧,外部连接线有无损伤。
(5)检查plc的程序存储器的电池是否需要更换。
(三)plc的维修
plc控制器具有一定的自检能力,而且在系统运行周期中都有自诊断处理阶段,故在维修过程中应:
(1)检查plc供电是否正常。若power指示灯不亮,可检查供电线路和熔断器。
(2)检查plc系统。启动plc查看“run”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报警发生。通常正在使用的plc系统很难发生这种故障。
(3)i/o模块的检查。检查i/o模块供电电压是否正常;检测输入输出端口的信号及对应端口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