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的普洱茶收藏热一直持续升温,普洱茶成为人们谈论最多、争相购买的产品。但在人们购买普洱茶时有一些雾里看花的感觉,他们不知道真正的普洱茶应该符合哪些条件,下面一起来看看普洱茶国家标准是什么?
2003年,由云南省茶叶协会提出、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出台了第一个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于2003年1月26日发布,3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以云南省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工艺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这个概念其实很模糊,连普洱茶的生熟都没有划分清楚。随着普洱茶行业的发展,普洱茶的定义也有所更新。
2008年12月21日起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将普洱茶重新定义为: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生产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大类。
如今各茶庄都把普洱茶摆到显要的位置吸引顾客,更有“存钱不如存普洱,开店就开茶叶店”的说法。普洱茶收藏盛行:品质好的普洱茶,每年能以10%至15%的增长率升值。各种各样的普洱茶“珍藏版”也层出不穷,老茶饼动辄拍出数万乃至数十万元高价已非新鲜事了。
新制定的国家标准,可以从中提取出五大要点:一是产地,二是原料,三是工艺,四是品类,五是仓储。
1、产地
普洱茶保护区域是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11个州市、75个县、639个乡现辖行政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区域生产的茶,都不是普洱茶。
2、原料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及部分中小叶种为制作原料。云南大、中小叶种的原料是高茶多酚含量的茶叶,含量为25%~35%,比其他省小叶种茶叶的茶多酚高出一倍,这就是普洱茶滋味浓醇的根本原因。
3、工艺
晒青是普洱茶制作工艺中一道极为重要的流程,采用日光干燥这种天然脱水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普洱茶的自然活性,还赋予了普洱茶一种自然深邃的内敛香气。除此之外,包括自然摊晾、铁锅杀青、手工揉捻、渥堆发酵、蒸压、烘干等制程,全程严禁高温。
4、品类
第四是后发酵。普洱茶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紧压成型然后自然发酵,或者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是后发酵,区别于红茶、乌龙茶的发酵过程。
5、仓储
时间是普洱茶的灵魂。无论是生普还是熟普,只有经过科学的仓储,茶质发生转变,才能越来越柔顺醇和,香气溶入茶汤,滋味曼妙非常。
总结下来,普洱茶是原料产于云南一定区域内,以大、中小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的散茶或紧压茶。普洱茶的滋味特点可以概括为有苦有涩、汤香内敛、不霉不湿、不火不燥、韵境宽广、回味悠长而又自然朴实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