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星固态硬盘是什么时候出的第一款硬盘2,笔记本那一年开始就有固态硬盘接口了呀3,固态硬盘是什么时候开始上市销售的4,求硬盘的发展历程与未来5,有关固态硬盘1,三星固态硬盘是什么时候出的第一款硬盘
第一代应该是830,不过性能太差,没有引起关注,流产了。
2,笔记本那一年开始就有固态硬盘接口了呀
需要看是哪种类型的接口。如果是普通的sata接口,出现的比较早,大概在2002年左右基本就都是这种接口的。较新的msata接口出现的相对较晚,大概2、3年左右而更新的m2接口,是今年才在市场上出现,在笔记本上使用的还不多,估计今明两年就会大量普及。00年没有m.2和ngff的接口,你只能拆机械换固态。运行慢你加内存没多大用,除非你有这方面的需求
3,固态硬盘是什么时候开始上市销售的
2007年,华硕率先凭借eeepc产品开创了上网本概念,那个时候,很多人才听说有固态盘这个东西。不过,当时华硕只用了8g或16g的固态盘。那时候的固态盘的速度和现在是天壤之别,但也达到了惊天动地的效果。╬潇湘?落叶 见过2tb的固态硬盘了是么?? 我就听说威刚除了192gb的固态硬盘了。现在最大的好像有300gb左右。但是很贵要几千快钱。 好像是800-900美元。都够买电脑的钱了。。我觉得固态硬盘就好像蓝光光盘一样是新生事物,不是老百姓用的。 等蓝光降价了固态硬盘也就降价了,再说现在的普通硬盘一样用,而且容量也大,640gb的才500左右。。 如果楼主说1tb的固态硬盘呢,估计怎么也得呆两年的吧。。
4,求硬盘的发展历程与未来
硬盘的将来 发展到固态硬盘了 传输速度 是1t/s 很是夸张 当然目前也有 不过价格太高 空间太小 不过速度 确实很惊人啊<p>1996年 fluid dynamic bearing (fdb)流体动态轴承电机第一次推出,直接影响的就是硬盘主轴的转速提高,进而决定了更短的硬盘寻道时间</p> <p>ibm发布了第一款5400转的笔记本电脑硬盘——travel star 25gs</p> <p>ibm于2000年推出了第二代5400转硬盘:travel star 32gh。其单碟容量上升到8gb,4盘片8磁头设计,缓存2mb,采用ata/33/66接口设计,厚度也因为盘片减少而下降为12.5mm。于是终于是有部分欧美厂家的笔记本电脑开始装配它了,这也是第一款实际应用的5400转笔记本电脑硬盘</p> <p>2001年3月 东芝公司宣布生产出厚度为8mm的1.8英寸盘片硬盘</p> <p>2002年1月 ibm正式推出第四代5400转硬盘travel 60gh,首次使笔记本硬盘容量达到了60g </p> <p>到了2002年年初,ibm发售了第四代5400转硬盘——travel 60gh。单碟容量上升到15gb,4盘片8磁头设计,2mb缓存,带有fdb和ata/100接口,厚度为12.5mm。60gh在容量上创下了当时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新纪录</p> <p>2002年2月 东芝率先发布9.5mm的5400转硬盘——mk4019 gax </p> <p>2003年5月 在2.5英寸硬盘技术上领先的日立hgst发布了业内主轴转速最快的硬盘—7200rpm的 travelastar 7k60 ,从此2.5寸硬盘的最快转速提升为7200rpm,最高容量提升为80g。</p> <p>2004年1月 富士通公司推出了业界首款2.5英寸的serial ata硬盘mht20xxbh</p> <p>2006年 垂直磁记录(pmr)技术开始推广应用,进一步催生大容量产品,日立就是首家用垂直记录技术把硬盘带入tb时代的厂商</p> <p>ssd固态硬盘在2007年发展突然加速,,很多笔记本电脑中都已经配备了ssd,恐怕未来笔记本电脑会是最先由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的领域。</p> <p>详见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tech.sina.com.cn%2fh%2f2010-04-01%2f06591300085.shtml target=_blank>http://tech.sina.com.cn/h/2010-04-01/06591300085.shtml</a></p> <p> </p> <p> </p>
5,有关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纯电路,没有机械结构,几乎没有寻道时间,所以在数据传输寻找方面,特别是零碎文件读取方面有巨大优势,并且以芯片作为储存介质,可组成类似于raid的阵列,连续读取方面提升也很快…不过储存电子的薄膜有寿命限制,而且存取速度与容量大小有正相关等缺点在网上帮楼主找来的: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比较,拥有以下优点: 1. 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编辑本段]固态硬盘的缺点 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比较,拥有以下缺点: 1. 成本高。每单位容量价格是传统硬盘的5~10倍(基于闪存),甚至200~300倍(基于dram)。 2. 容量低。目前固态硬盘最大容量远低于传统硬盘。固态硬盘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长,据称ibm已测试过4tb的固态硬盘。 3. 由于不像传统硬盘那样屏蔽于法拉第笼中,固态硬盘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如断电(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尤甚)、磁场干扰、静电等。 4. 写入寿命有限(基于闪存)。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1万到10万次,特制的可达100万到500万次,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特制的文件系统或者固件可以分担写入的位置,使固态硬盘的整体寿命达到20年以上。 5.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写入时比传统硬盘慢很多,也更易受到写入碎片的影响。 6. 数据损坏后难以的恢复。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如果硬件发生损坏,通过目前的数据恢复技术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如果固态硬盘发生损坏,几乎不可能通过目前的数据恢复技术在失效(尤其是基于dram的)、破碎或者被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 7. 根据实际测试,使用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在空闲或低负荷运行下,电池航程短于使用5400rpm的2.5英寸传统硬盘。 8.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在任何时候的能耗都高于传统硬盘,尤其是关闭时仍需供电,否则数据丢失。 9. 据用户反映,使用低廉的mlc的固态硬盘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比传统硬盘慢。这是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机制不适于固态硬盘。在linux下无此问题。[编辑本段]固态硬盘产品 现有的固态硬盘产品有3.5英寸,2.5英寸,1.8英寸等多种类型,容量一般为16~256gb,比一般的闪存盘(u盘)大。接口规格与传统硬盘一致,有uata、sata、scsi等。 在ces 2008上,专业固态硬盘厂商bitmicro networks展示了一款采用scsi接口的专业级固态硬盘产品的内部结构(见右图)。该产品在一块pcb上焊接了32颗tsop封装的nand闪存芯片。bitmicro透露,该产品每gb平均价格为10美元左右,大约是主流机械硬盘的5倍。 朗科在2008年也推出了号称“国内第一款”固态硬盘产品。而忆正则宣称已于2007年就已推出国内第一款固态硬盘产品。紧随其后中基伟业也推出号称全球最快的固态硬盘产品,镁光堪称推出速度为1gb/s的固态硬盘(用固态硬盘作阵列)。 ssd固态存储的局限性 虽然s s d比磁盘技术似乎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它的价格昂贵,因为内存的花费差不多是磁盘存储的1 0 0倍。其次,它们通常由易失型d r a m组成,一旦断电,数据将永久地丢失。为了避免数据丢失,s s d应该采用后备电池保护。最后,因为s s d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