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褐斑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4-03-14
雏菊褐斑病主要危害雏菊叶片。
症状:
初期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外部有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湿度大时出现不大明显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黑干枯或变黑脱落,有的病叶卷成筒状。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菊壳针孢和钝头壳针孢。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经20~30天潜育发病,后又产生病菌,进行再侵染。高温多雨条件易发病连作。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浇水适量,选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不浇水或少浇水,要及时清沟排渍;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栽植密度适当,要通风透光,及时剪除病叶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1:1:100倍式波尔多液,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上述药剂每隔10~15天喷施1次。
上一个:浅论中国孔子茶道存在的必然性(一)
下一个:欧盟有关箱包的技术法规介绍

笔记本一键安装win7系统,电脑如何一键重装系统Win7
公司无形资产包括哪些
红米怎么预约,红米note12turbo预约
棕背杜鹃
杜仲田间管理方法
想要购买可靠的继电器(不妨试试魏德米勒继电器)
电梯事故人员被困的救助方法
大数据分析师培训机构哪家好,现在数据分析师培训哪个比较好
阀门的使用和保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固定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