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和冰岛,在普洱茶界暴得大名,昔归也不甘示弱,成为近年来第三大茶业新秀,也是市场上寸叶寸金的土豪。
每个新山头,新村寨的重新被发掘,都有其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底子若是薄弱,再怎么包装也经不起市场考验,既然易武、老班章、冰岛都有历史渊源,昔归的历史就一片空白吗?
从1970年开始,昔归村每年精制100公斤昔归茶上交县上,做为县委的接待礼仪茶,当时茶农们称之为“县委茶”,说明其品质的一流。
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100年过去,不变的是地理,变化的是语言文字。此间蛮鹿,现称“忙麓”,锡规现称“昔归”。
既然文化涵养较高的古人都说昔归的茶“尤特著”,至少这个茶不差。当代人品饮感觉如何呢?
昔归的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到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和其它茶不同,昔归自有特点。成名还需第二个特点,产量稀少,那昔归一年的产量有多少呢?
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距乡政府16公里。整个昔归茶区,250年以上树龄的仅剩一棵,其它均为200年以下的。昔归茶采摘面积至多300亩,春茶产量在1.5到2吨之间,秋茶数量更少,而且品质稍次。昔归出名以后,当地茶农也新栽小树,以后产量会越来越多,可品质会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