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诉讼的过程中,对当事人一方有利的证据在另一方的手里,这时可以请求法院收集证据,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收集证据?法院调查证据程序怎么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收集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二、法院调查证据程序
(一)法院调查证据程序如下: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书面申请;
2、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是原件,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需在调查笔录中说明;
3、证据收集完毕后由审判人员对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并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三、法院收集证据的范围是什么
法院证据的收集和范围收集证据,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条件下对能证明案件的事实,予以提供.提取或者固定的诉讼行为。审判人员收集证据行为是对当事人举证不能的一种补充。《民诉法》第明确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证据应当主要因双方当事人自己提供,提不出足够证据应当承担败诉的风险但中国的事情是复杂的,人口多,文盲多,法律知识普及极其有限,加之民事案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某些时候当事人的确难以提供相应证据,而以法院的身份出面提取证据则相对要容易些。所以审判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行使收集证据的职权至少在当前是十分必要的。
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
(一)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
(二)应当由人民法院勘验或者委托鉴定的;
(三)当事人双方提出的影响查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材料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效力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自行调查收集的其它证据。这些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负责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就是败诉的风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院收集证据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当事人遇到举证不能的情况,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代为收集证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