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三星固态官方(三星固态硬盘真伪查询官网),下面一起看看三星固态官方(三星固态硬盘真伪查询官网)相关资讯。
2021年,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各细分领域对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存储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具体到消费存储市场,从去年年底开始,
主要存储制造商已经推出了代表新技术和新机遇的旗舰pcie4.0固态硬盘。作为存储行业的顶级厂商,三星品牌存储也在去年推出了首款支持pcie4.0协议的旗舰产品980pro,引发了行业震动。
随着三星的进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pcie4.0存储时代正式到来;
三星980固态硬盘
今天,三星品牌storage发布的全新三星980 ssd另辟蹊径,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确‘砍掉’pcie 4.0,并‘拥抱’无dramless。我不知道这背后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
在这个充斥着低效廉价的无era ssd的时代,三星980的到来可谓是一剂强心针,重塑了无dram产品线,再次将其引入消费者的视野。所以,
三星激活无砟市场的强注入力度有多大?三星980真的能对得起dramless的旗舰名吗?接下来,我们进入正式测评环节。
在正式评测之前,笔者先从几个维度介绍三星980的技术特点和创新升级,然后逐一进行详细分析。
三星首款支持hmb机制的无dram固态硬盘。
旗舰性能,无dramless下的最强性能
增强型智能turbowrite2.0机制是970evo超大slc缓冲区的5.6倍。
独特的散热机制,高标准的tbw耐用性和高品质得到保证。
全功率模式能效比的选择提高了效率
三星980内外结构的简要轻量化分析
作为三星品牌存储的首款无dramless ssd,在设计和内部结构上与三星主流产品有哪些不同?
在外观设计方面,区别并不明显。所有这些都基于集成了多个模块的pcb。标准的2280设计兼容市场上的主流笔记本和台式机。同时由于三星980支持pcie3.0协议,可以完美适配老平台。
三星980
在内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此前三星存储产品几乎都是由三部分组成: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自研dram缓存颗粒。三星980采用无芯片设计,内部结构方面,只有一颗自主研发的主控芯片。
以及用于存储的v-nand颗粒。
dramless的pcb设计
主控芯片
第六代v-nand颗粒
基于dramless架构,笔者手中1tb版本的三星980显得十分简洁和轻盈,仅有一颗自研主控芯片,以及一颗容量为1tb大小、第六代v-nand工艺的三星3bit mlc闪存颗粒。
02比肩pcie3.0巅峰性能dramless亦能成旗舰
作为一款dramless产品,性能一直深受消费者和专业用户的诟病,那么三星980的性能究竟如何?笔者将通过连续性能测试、4k随机测试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测试,以评估三星980的真实性能。在测试之前,
我们先用crystaldiskinfo一览三星980固态硬盘的各项参数和使用状况。
crystaldiskinfo
在crystaldiskinfo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三星980的固件版本,传输协议,以及通电放电次数,数据展现这是一款刚刚出厂的全新固态产品,后续测试不会因产品问题出现偏差。
测试平台
连续性能测试
连续性能方面,采用crystaldiskmark最新8.0版本以及老牌的txbench进行对比论证。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经典的硬盘测试软件,它能够在保证了连续读写、512kb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等常规测试外,
在队列设置,性能描述,以及测试数据块选择上都进行了优化,更符合当下硬盘的测试需求。
crystaldiskmark8.0性能测试
在crystaldiskmark性能测试中,三星980最大连续读取性能超过3500mb/s,最大连续写入性能接近3000mb/s,几乎比肩拥有dram的pcie3.0顶级固态硬盘水平。
txbench是一款能够从不同队列,不同数据块进行存储性能测试的老牌软件,我们通过它进行一次对比测试。
txbench测试
在txbench测试中,三星980依旧保持着高效的性能表现,最大连续读取超过3500mb/s,最大连续写入也逼近3000mb/s的官方理论性能。
综合crystaldiskmark和txbench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三星980在连续读写性能方面的强劲表现。
4k随机性能测试
接下来是4k性能测试,相较于连续性能测试,4k随机性能测试,更能科学有效的反馈固态硬盘在实际应用中的真实表现。
在4k随机性能测试上,我们依旧采用as ssd进行测试。
4k随机性能测试
通过4k随机性能测试,三星980的表现还是十分抢眼的,最大随机读取接近500k iops,最大随机写入接近470k iops,
作为对比三星曾经带dram缓存旗舰产品970evo的4k性能分别为500k iops、450k iops,在dramless下,二者性能几乎相同,甚至超越,三星980的随机性能还是十分强悍的。
03巅峰性能的背后hmb下的dramless
通过实际测试,我们看到了dramless下三星980的强劲表现。那么问题来了,这款性能不输传统带dram性能ssd的产品,都有哪些黑科技?又是什么技术让dramless的三星980一飞冲天呢?
其实,答案便是hmb技术。
所谓hmb技术,全称是host memory buffer,翻译成中文就是主机内存缓冲,这个技术其实在行业内部已经诞生许久,它其实是一种机制,即让主机端(host)可以将目前不须要用到的内存资源,
通过nvme协议提供给ssd使用,这个内存资源受制于windows系统,最大容量不超过64mb,换句话说就是借用pc主内存来实现ftl映射表存取,加速来提高性能,
这个技术多用于无外置缓存即dramless固态硬盘。
图源于三星品牌存储
实际上,这个技术从诞生之初开始,便作为许多厂商节省成本,提升利润率的备用方案,因而在技术升级和性能表现方面,没有进行更多维度探索,导致dramless沦为了低性能廉价品的代名词。
因而大体上,主流的支持hmb技术的dramless固态硬盘,性能大都仅能维持在连续读取不超过2400mb/s,连续写入不超过1950mb/s的孱弱性能。
而三星品牌存储通过多年的技术演进,将hmb技术引入到dramless结构的三星980之中,结合自研主控和闪存颗粒的一体性,实现了dramless固态硬盘的性能飙升,
同时结合着dramless结构的成本下降,可以预计新一代的三星980或将成为最具性价比的pcie3.0新旗舰。
04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再创新
众所周知,随着slc cache机制的引入,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和普及程度都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而三星品牌存储作为slc cache技术的主要发起者,
一直致力于研发更加智慧和高效的slc cache机制,用以满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变的应用场景。
而今天,三星980内置了三星研发的最新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关于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笔者在三星980pro首测,
以及三星870qvo等产品评测中均有大幅细致的讲解,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行查阅,受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
简单来说,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能够智能识别用户的硬盘负载,并根据负载大小提供相应的slc缓存空间。
全新三星980 1tb版本内置的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拥有超过160gb容量大小的缓存空间,用以支持用户持久高效的存储需求,
是上一代三星970evo产品的5.6倍(500gb型号的缓冲区)。
为了进一步验证,三星980内置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的实际表现,笔者通过hdtune进行了一次大容量数据写入测试,即将超过缓冲区容量数据进行持续写入,
观察写入曲线的速度变化,即能看出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的缓存表现。
基准模式
文件基准
通过基准模式和文件基准两种方式测试,我们可以看到三星980固态硬盘的写入过程十分稳定,基本都保持在较高的写入水准,直到160gb左右的slc cache消耗殆尽,才出现性能的下降和变化。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160gb左右的slc缓冲区足够应付日常的存储负载,甚至部分深度用户的重度负载,结合着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的智能监控和负载优化,
三星980完全能够应付较为严苛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存储需求。
05独特散热、高标准tbw 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当然了,除了性能表现,随着近年来主控芯片的功率和能耗上升,固态硬盘的散热性能成为了用户选购产品的重要考量;同时,基于闪存颗粒多层堆叠带来的寿命问题,产品耐久度即tbw也成为了众多用户关注的焦点。
软硬件结合辅助散热
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散热解决方案,几乎都是利用外置散热马甲或是主板自带的散热模块进行辅助散热,维持固态硬盘的性能稳定。
而三星品牌存储,始终认为外置散热马甲,违背了m.2固态硬盘的设计初衷,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技术的倒退;针对散热,三星品牌存储也进行了多年技术攻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进行攻破。
散热解决方案示意图
新款的三星980固态硬盘便采用了三星这一整套软硬件结合的散热体系,硬件方面,三星品牌存储在三星980主控表面,以多层涂层结构的方式,进行散热,具体做法是在主控表面涂抹散热器层,镀镍层等多层级的复合,
在主控表面构造了一个以镀镍散热器为核心的硬件散热体系,进行散热;软件层面,利用自研的dynamic thermal guard即动态散热保护(dtg)技术,实现进行温度和性能的监控,在保证性能的同时,
科学有效的进行温度控制。
基于软硬件结合散热体系,以及三星980良好的热传导特性,相较于三星970evo,在长时间的顺序写入状态下二者的温度相差了近50%(55 vs 83数据源于三星实验室),
足以证明三星980在散热上的创新和领先。
高标准tbw耐久度
至于耐久度方面,三星品牌存储作为全球领先的闪存颗粒原厂,在闪存制程和寿命方面都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此款三星980也不例外,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三星980提供行业领先的5年有限质保,
以及tbw即总写入字节数保证,具体写入字节数根据产品容量不同而有所区别,250gb提供150tb,500gb提供300tb,1tb提供600tb的写入量。
当然,按照行业惯例,5年质保和可适用的tbw保证以先到期者为准。
我们可以根据tbw简单算一笔账,以笔者手中这款1tb型号为例子,按照每天写入量50gb为标准,1年的写入量大概在18000gb左右,按照600tbw的保修量,
几乎需要用满33年才能将此款三星980的设计寿命耗尽,所以普通用户不需要担心闪存颗粒寿命问题,以及耐久度带来的忧虑。
06全功率、高效能软件创新激活硬件潜能
为了进一步发挥和激活三星980的全部潜能,三星品牌存储再次升级了旗下固态硬盘管理软件samsung magician,即三星魔术手6.3版本。
三星魔术手6.2版本新版本还在更新中
三星魔术手6.2版本新版本还在更新中
全新升级的三星魔术手提供了一项全新的功能,即全功率模式,顾名思义在此模式下软件能够提供充足的电能,使三星固态硬盘能够维持高效的峰值工作模式,而不进入设备休眠(ps4)等低功率状态,
从而让用户能够无间断的体验到三星固态硬盘的巅峰性能,同时根据实验室测算,在活动状态下,无论开启和关闭全功率模式,产品功耗都没有显著变化,普通用户不用担忧功耗的问题,而放弃全功率模式。
除了全功率模式的革新,三星魔术手依旧提供了性能测试,磁盘监控,温度查询、诊断扫描和psid加密恢复等强大的新功能等,方便用户更好的利用和激活三星980固态硬盘,
更为重要的是全新升级的三星魔术手大幅降低了软件大小,用户可以根据喜好进行功能定制,进一步降低软件体积。
据悉,全新三星魔术手6.3版本将于三月晚些时候上线,还请各位耐心等待。
如果说三星魔术手能够更好辅助用户使用固态硬盘,那么三星data migration 数据迁移软件则是用户进行数据转移和安全存储的绝佳拍档。
三星data migration 数据迁移软件
三星data migration 数据迁移软件
三星data migration 数据迁移软件,也是一款三星研发的用于辅助用户进行数据迁移的专业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进行全盘数据的克隆和转移,
更为强大的是基于“custom cloning”自定义克隆功能,用户甚至可以将源数据大于ssd容量,进行转移和克隆。
07天下谁能不识君?卓尔不群领路人
三星980的诞生,一方面是基于三星品牌存储整体战略的部署,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一场技术show呢?
无论是夸张的dramless下的爆表性能,还是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技术的再超越,亦或是创新性的散热机制,以及各种细节功能诸如超越行业的耐久度,三星魔术手的研发,
三星data migration数据迁移软件等,无不彰显出三星品牌存储多年来在产品技术的积累,和产品类型的校正。
笔者有理由相信,随着dramless的三星980诞生,越来越多的厂商或将惊奇,或回首,回感叹,dramless的ssd竟也能如此强大,它亦将成为pcie4.0时代中,卓尔不群的新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