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草的产地分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培育,景观用途
发布时间:2024-03-12
·名称:飞燕草
·别名:千鸟草
拉丁名:consolida ajacis
·科名:毛茛科
·属名:飞燕草属
产地分布:原产南欧,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二年生直立草本,株高80-100cm,茎直立,节较长,上部分枝多。叶互生,三出掌状全裂或深裂,裂片再进行羽裂,裂片线形,下部叶有柄,上部叶的叶柄不明显。总状花序着生枝顶,花序较长,可着生20-30朵小花,小花二侧对称,萼片5枚,背部一枚基部延展。成长距而基部上举,
生长习性:喜光、喜冷凉气候,耐寒,喜栽培于高燥的环境,要求土壤排水良好、深厚肥沃。为直根系,忌移植。
繁殖培育:9月中旬,将种子直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温度以15-20℃为宜,若高温则出苗不整齐。幼苗须根较少,直播后经间苗,保持株距约40cm,也可将幼苗上小盆,逐步翻至大盆,以便管理。寒冷地区可在3月中旬播于冷床或直播入盆,5月脱盆地栽,花期则相应推迟。
景观用途:花期较早,花姿美丽诱人,宜作春夏之交的花坛、花境材料。作切花水养可保持10d。也可盆栽观赏。飞燕草全株含有毒素,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故须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