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否属于案件事实

发布时间:2024-03-12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时候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往往是会选择提起诉讼的,会涉及到诉讼时效问题,那么诉讼时效是否属于案件事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诉讼时效是否属于案件事实
案件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即客观真理,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诉讼时效是法律术语。不属于案件事实。如果因为不可抗力的事件引起了诉讼时效的中断,那么该事件就属于案件事实。
二、诉讼时效制度包括哪些
第一类:一般诉讼时效
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68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第二类:特别诉讼时效
指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制定的诉讼时效。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三、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存在中止或中断情形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诉讼时效是否属于案件事实的相关知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诉讼时效是不属于案件事实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上一个:2021年主流显卡价格,主流显卡有哪些型号多少钱
下一个:梅花切花栽培管理

联想移动硬盘F309
电脑水印相机怎么用法(电脑怎么给照片加水印)
高温老化房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环境污染的免责事由有哪些方面
阳澄湖半岛骑行路线和沿线景点介绍
看完这5点告诉你哪个建站系统好?
别错过tokimec电磁阀(欧洲工控配件市场同款畅销推荐)
Modbus通讯地址设定
RT0603BRD073K74L,0603 3.74KΩ 0.1% 1/10W电阻
个人组装电脑清单3000,3000元左右组装电脑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