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记载,茶起源于中国巴蜀地区。
自此以后不断向外传播,东面有日本、高丽的僧人和使者来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西面作为商品沿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南面到越南、缅甸、印度,九、十世纪初始开始饮用茶;北面则在五代和北宋时期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
而从16世纪茶叶以奢侈的药用饮品传到欧洲开始,这看似普通的叶片则展开了对世界范围的深远影响。这篇文章简单罗列了中国茶叶在西方的传播情况。
初期传播关键词:发音
欧洲知道中国有一种叫“茶”的植物大概是在明朝时期,葡萄牙的传教士写了一本介绍中国的书籍《广州记述》,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cha”这个发音被带入了欧洲。而真正风行于欧洲的关于中国的书籍,则是《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这本书运用了通行的语言出版,更大规模地让欧洲人了解到了中国的茶文化。
17世纪茶叶输入欧洲,经由广州和福建。荷兰人从厦门输出茶叶,所以发音来源于厦门话的茶,也就是“te”或“tay”,并将这一名称带往欧洲。而葡萄牙则按照广东方言将茶叶称作“cha”。
始于荷兰关键词:时尚
荷兰打开了欧洲饮茶的风气,17世纪中叶,茶已经成为了荷兰上流社会的时髦饮料,价格极其昂贵,并且由药房销售。18世纪初,阿姆斯特丹曾上演喜剧《茶迷贵妇人》,反映当时的饮茶之风。荷兰开展茶叶贸易最早,喜欢喝调饮茶,如今虽然饮茶热不如过去,但风气仍然存在。
享誉英国关键词:社交
茶叶在英国的发展历史之悠久,渗入其文化程度之深,几乎成为可以与中国和日本的东方茶文化相抗衡的西方茶文化代表。
茶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青睐,一部分是源于他们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崇拜心理,另外则是由于英国本身缺乏传统饮料。
再则是查理二世的凯塞琳皇后对饮茶的热衷,让家庭茶会成为王公贵族阶层最时髦的社交礼仪,并且在之后向平民阶层发展,进入普通家庭,更加扩大了英国的饮茶氛围。饮茶,几乎成为了当时英国社交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实则是茶叶的战争。
传入美国关键词:快饮
1773年,举世闻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茶叶似乎一直都渗透在近百年来人类的发展史当中,充当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相比于英国,美国的茶叶消费以中低档为主,其饮茶风尚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近些年来,快速饮茶的方式兴起,人们不再仅仅享受缓慢的下午茶时光,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里快速获得一杯冲泡好的茶饮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古老的茶叶市场。
本世纪仍将是茶的世纪,茶文化依旧浸润在世界各国的文化氛围中,为越来越多的人带去健康与快乐的享受。
参考资料:
[1]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327-333.
[2]曾庆佳.中西方茶文化比较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4+47.
[3]余敏,魏剑超,刘艳.浅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75-77.
[4]王建萍.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科技视界,2014:173+356.
[5]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28:20-23+44.
[7]庄严.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