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棕的产地分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培育,景观用途
发布时间:2024-03-11
·名称:石山棕
·别名:崖棕
拉丁名:guihaia argyrata
·科名:棕榈科
·属名:石山棕属
产地分布:产于广东、广西。
形态特征:茎干很少裸露,有时伏地,密被棕褐色苞毛纤维。叶扇状,聚生于茎顶,裂片深裂,披针形或剑形,背面密被银灰色长柔毛。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被银色柔毛,佛焰苞片被银褐色柔毛。核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生长习性:常生长于堆有腐殖土的石灰岩壁缝中。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耐阴性强。能经受轻度霜冻。耐干旱。
繁殖培育:用播种或分株繁殖。
景观用途:石山棕植株丛生矮小,叶背具有闪光的银灰色柔毛,是良好的观叶植物。适宜盆栽。在南方温暖地区,可植于园林中点缀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