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当a、b两表笔短接时,流过表头中的电流为
io=e/(r+rg+r)
式中io-流过表头中的最大电流;
e-干电池的电动势;
r-干电池的内电阻;
rg-表头的内电阻;
r-固定偏置电阻。此时,流过表头中的电流为最大,表针满偏,上式中的r+rg+r=ro就是欧姆表的等效内阻。
当在a与b之间接入rx后,流过表头的电流为
i=e/(r+rg+r+rx)
确定的rx对应着i,从而对应着确定的指针偏转。当rx=ro时,表针的偏转位置恰是满刻度的1/2,也就是标尺的几何中心,由此就可从标尺上读出欧姆表的内阻,标尺的几何中心示值,也就是仪表的欧姆中心值。由于受欧姆表刻度非线性的影响,只有当被测电阻在0.1~10倍于欧姆中心值时,仪表的读数才比较准确。
知道了欧姆表的内阻以后,对实际测量有一定的好处,例如:
r×1挡内阻为20ω,由此就可知道在该挡时,测量20×0.1=2(ω)至20×10=200(ω)之间的电阻时,读数较为准确。
其余挡位的读数较为准确的电阻值范同的分析方法与上相同。
图 欧姆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