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问你什么是好生茶,也许你会有一堆形容词脱口而出,生津、回甘、层次感、喉韵、水路……意犹未尽。但提到熟茶,很多朋友便陷入了沉思。
什么是好熟茶
尽管我们平时也会喝熟茶,但熟茶给我们的印象似乎远远没有生茶来得猛烈,让人一饮就能留下很深的感觉,久久不能忘怀。正印证了那句:“市面上好的生茶相对好找,而好的熟茶反而难求。”没错,很多朋友并不是不喜欢熟茶,而是他喝过的熟茶中从没有一款让他倾心的。以至于他甚至认为普洱熟茶就是这样子的,熟茶就没有好喝的。
但其实这是你冤枉了熟茶。好的熟茶并非没有,而是你没有遇到。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制作而成的散茶或紧压茶。发酵后的熟茶色泽褐红,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后,具有很浓郁的陈香,滋味醇厚糯滑。那么,什么样的熟茶才是真正的好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好的原料
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好的原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熟茶经过渥堆发酵以后,原料本身的形状会有所改变,但好的原料为一款好熟茶垫定了基础。
好的原料必然出自好的生长环境,茶树在环境中汲取了大自然的精华,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丰富,经加工制作以后,茶性得到了激发,随着存放时间的加长会慢慢的转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判断一款茶的用料是否好呢?
粗略的我们可以从茶饼的外观来看,看茶饼条索是否完整、里外用料是否一样等等。但要想更深一步的了解还是要进行冲泡品饮。从茶汤的口感滋味、茶叶的耐泡度等各方面来综合判断。
好的工艺
对于熟茶来说,至关重要的一道工艺便是渥堆发酵。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这款熟茶后期的转化和口感。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这款茶的制作工艺呢?
我们从口感上可以简单的判断出这款茶的发酵程度。
很多厂家为了追求后期存放的口感滋味会采用轻度发酵,但轻发酵如果掌握不好的话会出现叶底偏绿的情况,这样的茶口感上较为淡薄,茶汤没有厚度。有些发酵温度掌握不好甚至会出现酸味。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度发酵。过度发酵的茶可能前面几泡口感适口性比较好,但是渐渐地品饮后,会出现喉咙干,口腔发麻等现象。有的甚至会出现明显的烧糊的痕迹。所以我们在品饮的时候也可以简单的从口感叶底来判断出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存在问题。
好的熟茶有厚、滑、润、纯、香六个度
茶汤的厚度
茶汤的厚度和浓度是不一样的。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你感受到浓厚稠密的粘稠感,就是熟普的厚度。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时,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在口感上就会有这样的表现。
茶汤的滑度
通常很滑的熟普,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类似喝鸡汤或米汤。这个需要和“没有苦涩味,所以很容易咽下去”的感觉做区分。滑度也是和茶汤的厚度有关系的,茶汤越醇厚,相应地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
茶汤的润度
很多品质较低的茶,入口总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绵软无力,不够爽快。好的熟普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如“一碗喉吻润”,一入口立解干涸之感,然后方是“破孤闷”。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普茶汤,喉咙得到爽快、滋润,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润度的体现。
绵长的甜度
甜蜜的感觉谁不喜欢呢?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熟茶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泡至最后几泡也有丝丝甘甜。
干净的纯度
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都可以从茶汤的纯度来考量。纯度好的茶汤,一是干茶无杂质;二是茶汤干净无杂渣滓;喝起来干净舒服,即使是不偏好熟茶的茶友品饮也会觉得容易接受。如果喝起来有异味,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是后期存放不当,被污染了。
怡人的陈香
陈香是熟茶的“奥秘”香气,是时间的见证。若存储得当,经过五年以上转化的熟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喝着使人舒畅,闻着使人心怡。不过如果一饼茶的原料本来就不好,那再怎么转化也不会有惊喜。
总的来说一款好的熟茶就是要有好的原料、好的工艺、好的仓储。如果还有升值的空间,那便是更好的。今天我们说的这些,希望在未来对茶友们辨别、挑选好的熟茶有一个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