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上)

发布时间:2024-02-18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历史与世界茶树栽培历史密切相关,长期的不断传播和交流,中国的茶籽、茶苗、栽培技术等直接或间接地传入世界主要产茶国,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现今的世界茶产地。
茶树的栽培与茶的发现、利用密切相关,消费是生产的推动力,考证茶树栽培历史,就必然涉及人类发现利用茶树的历史。由于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有关茶树发现、利用、栽培等活动,往往只能凭借历史上的一些文化遗迹和史料对古代的史实进行推论。而古籍记载总是迟于当时的事实,且许多古代记载辗转流传、有遗漏甚至有以讹传讹,因此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直是科学研究所极力探求。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茶树栽培发展历史可以规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茶树栽培的起始时期
秦以前是发现、利用茶和茶树栽培的起始时期。在漫长的上古原始社会中,先民们结绳记事,由于没有文字,故当时的史情无法记载,只能靠人们一代代相传下来,有些则被后人补记,并且从局部地区渐渐流传开来;更多的是人们通过一些神话和传说,作为残索去研究、了解和推测当时的人类活动。唐朝陆羽在《诗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于将炎帝传说成是神农,因此将公元前2737—前2697年作为发现茶的时代,距今已4000~5000年历史。《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即为茶,即在公元前的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这样,茶的发现利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甚至上万年历史。
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便开始对野生茶树进行驯化、人工栽培以满足需要。东晋常璩于公元347年著《华阳国志》记载,“园有芳蒻、香茗”,“涪陵郡……惟出茶、丹、漆、蜜、蜡”,“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等,都证当时巴蜀诸郡县都有种茶之举。
而《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集,约出自公元前1134年至公元前597年间,其中有“谁谓荼苦,其苷如荠”的诗句,是最早出现“荼”字样的古籍,联系唐陆羽《茶经》“啜苦咽甘,荼也,”许多专家考证这个“荼”就是茶,由于先秦古书中没有茶字,《诗经》中的荼既指茶,亦指苦菜、茅草等,一字多义。指茶则表明当时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已对茶的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在诗歌中反映出来。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西汉时期,记载茶的文献逐渐增多,茶的利用日广,茶树栽培区域亦渐而扩大。据《四川通志》记载表明西汉时已有人在蒙山种植茶树。我国最早的一部辞书——《尔雅》的《释木篇》中有“槚,苦茶”。东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蜀人名之苦荼。”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说“荼,苦荼也。”把茶列于辞典并且加以注释,表明当时茶与人类生活已有较密切的关系,亦表明当时人们对茶的特性认识和利用又前进了一步。
“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四川地区在上古时代为茶叶生产中心,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逐渐传播开来,茶树栽培技术也开始向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成为最古老的北方茶区之一。其后,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茶树栽培又逐渐向长江中下游扩展,传至南方各省。
汉代佛教传入,到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徒坐禅诵经,饮茶更能镇定精神、驱睡;同时,两晋、南北朝时,道教兴起,道家修炼重气功打坐,更喜欢茶具轻身提神等功效。因此,在南方的一些名山寺院都陆续种植茶树,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北魏杨衔之《洛阳咖蓝记》有南方普遍饮茶的记载,长江中下游地带均已广泛种植茶树。而且梁时任昉《述异记》已对茶有一定的认识;“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
上一个:清源山门票多少钱一张
下一个:机箱不带usb3.0接口(机箱自带的usb3.0插哪)

CASAPPA
公司并购后员工怎么办
刑事案件延期审理的理由有哪些
如何把两个磁盘合并,怎样把两个盘两个合并
三十年如一日,广告狂人的真实生活
扶芳藤硬枝扦插生根技术
万能office2010密钥2021(万能office2010plus密钥25位)
小雪养生茶饮指南
工作日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加班时薪不低于多少
域名可以查出注册人信息不,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