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畔的景迈山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因种植有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而得名。
云海、樱花、民宿、古茶……从冬到春,景迈山不止用“好茶”吸睛,这里的景与物、人和事同样走心。有茶、有故事,景迈山引来了爱茶懂茶的中年人,引来了热爱旅游的文艺青年;甚至引来了许多文化界大家。我也是景迈山的粉丝,每一次进山,我会抛开烦恼、忘掉忧愁,沉醉于茶香,沉醉于故事中。
我喜欢故事里的包容开放。景迈山正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缔造茶界奇迹。景迈山古茶林长在原始森林里,生物多样性让这里成为茶园建设典范。每年采茶季节,热情好客的“博物馆”以茶会友,好不热闹。景迈山生活着傣族、布朗族、汉族等民族,他们相处融洽、团结和谐,已经延续数百年。
我喜欢故事里执着的爱。一千年前的某个早晨,祖先在景迈山栽下茶树;一千年后那个阳光如初的早晨,后代们还在同一片土地上采茶、制茶。即使兵荒马乱,即使采茶不能养家糊口,他们不舍不弃。对祖先的崇敬、对传统的呵护、对爱的执着,一直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茶叶是他们生活的一大半,而爱,可能是他们生命中的全部。
如今,故事里又多了一个我和你……
链接
景迈山共有可采古茶面积近1.2万亩,茶文化千年传承,景迈山用茶与世界对话。
2012年9月,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