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怎么判定

发布时间:2024-02-1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在享有某种合法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做违法的事情。那么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怎么判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怎么判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
该种行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此类行为成后,法定代理人表态前,行为的效力待定。
(二)无权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则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反之,被代理人事后不追认的,该行为自始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该行为成立后,被代理人表态前,行为的效力待定。
(三)无权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处分权人与相对人所为的处分他人的物品或权利的行为。按照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取得处分权,该行为有效;如权利人不予追认,无处分权的人又未取得处分权,则该行为无效。无权处分行为成立后,权利人表态前,该行为的效力待定。
(四)债权同意欠缺的债务转移行为
债务人转让其债务,如受让人无力履行债务,则债权人的利益难以实现。例如,甲公司欠乙公司200万,甲公司后来未经债权人乙公司允许将这笔债务转移给丙公司。此行为在乙公司确认前效力待定。
三、我国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划分是怎样的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所谓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其自己的行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
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部分独立地,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两种:
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民法典》第十九条;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法律只允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与其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在经法定代理人允许的情形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各类民事法律行为。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无独立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也就是说,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
1、一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2、二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综合以上论述能够得知,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无民事能力人只能由代理人代理其行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怎么判定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上一个:戴尔笔记本开机屏幕不亮 风扇转
下一个:华为手机信息怎么设置

两种茶具冲泡白琳工夫的方法
手机云游戏电脑app(手机云端电脑游戏)
保证植物的肥力与营养
旅游被骗买东西如何投诉
判缓刑的人工作能保住吗
基于ARM9的多功能综合通信控制系统设计
骨灰级投标人,教你识别“内定”项目的蛛丝马迹
二极管的应用(整流、检波和限幅)
喝茶居然会导致肾结石?赶紧喝口茶压压惊
各种温度压力流量仪表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