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变更监护权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那么变更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监护人变更手续需要哪些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变更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二、监护人变更最新手续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变更孩子监护人有3种情况:
(一)是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
(二)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责;
(三)是由于失去监护人。
双方之间协商好,并到法院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但是其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监护。
《民法通则》 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 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三、变更监护人申请书
申请人:*
被申请人:*
案由: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
诉讼请求:
(一)撤销被申请人*88的监护人资格,变更申请人为*的监护人;
(二)由被申请人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此致
xx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变更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如果要变更监护权,必须是监护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才能变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