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大鼠标和小鼠标哪个对手好(大鼠标和小鼠标优缺点),下面一起看看大鼠标和小鼠标哪个对手好(大鼠标和小鼠标优缺点)相关资讯。
说到鼠标,正常的理解是它属于计算机的一个外部输入设备,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所以因其外形酷似鼠标而得名。鼠标,是操作电脑的必备外设。
也是游戏玩家手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尤其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鼠标无疑比键盘更重要。鼠标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对于传统fps游戏或moba游戏来说至关重要。
但由于每个人的习惯和手掌大小不同,每个人对鼠标的定义也不一样。
舒适的设计,尺寸鼠标,酷炫的rgb灯光效果,多功能按键,连接方式等。都是购买时需要注意的。
鼠标尺码和握感鼠标模式我想挑一个适合我的全能的鼠标,
一般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比如手长,抓握习惯,重量鼠标,内部构成鼠标,品牌鼠标等。
手掌的长度决定了你应该用大手鼠标还是小手鼠标,一般都有规定。如果从中指的指尖到手掌末端的皱纹的距离大于19厘米,
那么适合120mm-130mm的长度鼠标。如果手掌长度小于19cm,最好选择115mm-120mm的长度鼠标。
通用鼠标有测量的商家会直接命名,供用户参考。
另外,为了获得舒适的手感,用户对鼠标的握持也很重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手掌会和鼠标充分接触,它的好处是长时间握着不会累。
适合长期工作的小伙伴。第二种是抓法,一般可以理解为只有手指部分和手掌部分接触鼠标,会用这种抓法的人一般都是在玩游戏。第三是捏,
也就是说只有手指的指尖部分在接触鼠标,长时间握着会觉得累。其中俯卧握法更适合右撇子工程鼠标,抓捏握法适合左右对称鼠标。
重量鼠标也是影响手感的因素之一,一般可以分为四段:80g以下,80g-100g,100g-120g和120g以上,80g以下极轻鼠标,
比如著名的冰豹的魔豹,因为体重只有66g,也叫“66豹”;80g-100g是最佳重量鼠标,一般游戏玩家会选择这个范围鼠标。
100g-120g属于重鼠领域,120g以上的人被戏称为习武者,没有一定的武力值(手劲)是控制不了的。经典代表是罗技g502。
鼠标内部组成
至于鼠标的组成,一般来说鼠标是由微动滚轮传感器主板上的rgb灯组成,核心部件是微动、滚轮和传感器。微动类似于键盘的轴。
就是按下产生电信号,释放复位的过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轮子这个词,传感器也叫发动机。它的功能很简单,但也很重要。它主要将鼠标移动物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发送到主机上以实现对应屏幕上光标的移动。它还有2个最重要的参数:采样率和回报率,是大家选购鼠标必看的参数。
微动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微动、滚轮和传感器。这里就稍微科普一下鼠标的微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与键盘的轴体类似,是由压力柄,防尘盖帽,金属弹簧片,端子和底座构成。
当我们按压时,鼠标外壳的盖板通过挤压“压力柄”,使金属弹簧片与下方的端子触脚接触(一次),就会导通电流发送(一次)电信号。松开后,金属弹簧片就会复位,电路断开,
我们在使用鼠标时经常遇到的鼠标失灵、鼠标双击等情况一般都与微动有关。
微动是一种施压促动的快速开关,又叫灵敏开关,也就是我们熟知鼠标按键,在一定程度上也类似于键盘中的轴体。它的工作原理呢,可以认为它的内部采用了金属簧片触发部件。
我们按下鼠标上的键按后,微动开关内的金属簧片触发一次,并且向电脑传送出一个电讯号,之后再复位。鼠标上所有的按键下都会微动开关。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微动品牌有欧姆龙(omron)、ttc、cherry樱桃、ic、zippy等。
引擎前面介绍过,它有采样率和回报率两个重要的参数,关于鼠标的采样率一直有个误区,大家习惯性的都叫做dpi。但,dpi其实指的是图像每英寸长度内的像素点数,而cpi是指每英寸的测量数,
指的是鼠标在平面上每移动1 英寸向计算机发回的指令数,后者才是衡量鼠标性能的指标,所以应该叫鼠标cpi才对。
不过鼠标商家们也给出解释:dpi是指“每次位移信号对应移动的点数”,商家口中的dpi实际上就就等同于我们上面讲到的cpi。所以可以不用太纠结这个点,叫dpi或cpi都行。原理上,
dpi越高,鼠标的灵敏度就越好,比如说,你用100dpi移动鼠标,屏幕上可能只动了4cm,而如果你换成800dpi,那移动的距离就要远大于4cm了,也就是说,
dpi越高,用户使用起来就会越灵敏,一般可以认为dpi越高的鼠标,价格就会越贵,因为厂商都会给自家的高端旗舰鼠标上很高的dpi。但一般用不到上万的dpi,
太高反而难以控制,具体的舒适区是在哪个dpi区间就因人而异了。
另一个要重点讲的鼠标引擎参数是回报率,它指的是鼠标mcu(微型控制单元)与电脑的传输频率,单位是hz(赫兹),回报率越高就越能发挥出鼠标的性能,
落位就越精准,指哪就到哪,因此回报率高的鼠标也更加适合游戏玩家。当然,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它对电脑的配置也有要求,比如你的电脑配置较低,
但又把鼠标回报率设置到很高的话,反而会让鼠标出现掉帧的情况,所以很多鼠标都提供了回报率调节设置。正常使用的话125hz就已经够了,如果是用于游戏,
则可以设置到500hz甚至是1000hz。
目前市场里顶级的一些引起包含有原相pmw3389、paw3390、paw3391;罗技的hero、冰豹的owl-eye、赛睿的truemove3等等。可以看到,
现在的鼠标一般都是用的原相家的引擎,而自身实力非常硬的大厂就会自己做引擎,比如罗技、赛睿等。
滚轮最后一个鼠标核心元件是滚轮,它也是大家在办公或游戏时经常用到的部件。不同的滚轮结构,在使用手感及使用寿命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可认为它有两种形态,一是光栅式结构滚轮,在早期出现鼠标滚轮时,它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它通过滚轮光栅对红外线的遮拦与否,生成通断信号来判断滚轮是否工作。
由于红外发射/接收装置以以及滚轮光栅之间无实质性接触,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目前的话,像罗技、微软这些老牌厂商还会使用光栅式滚轮,比如罗技g502,
第二种形态是机械编码式滚轮,它是目前在鼠标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滚轮,与光栅式结构滚轮相比,其优点在于安装容易、结构简单、主控编程也很容易。它的核心元件仅需一个机械编码器,
原理是滚轮滚动带动编码器内的转盘转动,转盘上的触点与编码器内部固定触点相接触而产生通断信号,从而实现滚轮通断信号的产生。不过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长时间使用的话容易出现磨损,
进而导致鼠标滚轮失灵。
总结除了以上提到的点,鼠标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好看的rgb外观等方面也很重要,而且大家的口味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对于鼠标的选购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希望本期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准备入手新鼠标的小伙伴们,选鼠标时都能够买到一把得心应手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