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晒青茶初加工品质提升初探

发布时间:2023-12-28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保护地。全省129个县(市、区)有110多个县f市、区)生产茶叶,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南山区,普遍种植大叶种茶树。生产的茶叶有绿茶、红茶、普洱茶等不同品种,以普洱茶为龙头的云南茶产业发展,将为云南1100万涉茶人口和600万广大茶农带来极好的机遇。据统计,至2010年,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7.33万 hm2,茶叶生产总量为20.73万吨,全年毛茶平均价19.66元/蚝,销售平均价30.64元/蚝。其中普洱茶产量达5.08万吨,占全省茶叶生产总量的24.5%。怎样把云南普洱茶做得像云烟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从事茶业的百姓、企业都有良好经济收入?让山区人民与环境能和谐稳定发展,是我们茶叶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虑的。
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原料是基础,普洱茶也不例外。要提高优质普洱茶市场占有率,减少低档普洱茶的数量,提高普洱茶原料一晒青茶初加t的质量是关键。云南晒青茶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生产原料,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一直是云南省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优质的云南晒青茶具有外形条索紧结而完整;色泽墨绿油润;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软有弹性的特征。采用优质晒青茶所的普洱茶贮藏后具有醇浓甘厚的品质特征,已被多项实验证明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作用,是普通民众高品质生活的良好伴侣。
云南晒青茶初加^t艺为鲜叶一杀青一揉捻一晒干。由于加工工艺看似简单,加工要求也看似不高,注定了其
很容易成为大分散加t模式(农户、初制所、手丁作坊)。大分散加工模式下的从业者素质很复杂,也注定了云南晒青茶的加t质量比一般的茶叶加工更难以统一。另外,云南晒青茶的生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初加工后需要进行再加工和贮藏,一年甚至三年、五年以后才进入消费阶段。再加工和贮藏以后普洱茶品质是在毛茶品质基础上的再发展,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发现问题,因此初加t比一般的茶叶更难及时发现。部分加工者为了节省场地、节省时间,采用烘干机高温快速干燥,或者是搭个塑料大棚,一年的茶叶大都在棚内晒干、仓贮,这样生产的晒青茶不仅难以体现云南晒青茶“醇厚回甘“的品质特征,而且可能影响到普洱茶后发酵的品质,严重者可以丧失“越陈越香“的普洱茶特性。
笔者综合多年的生产、加t实践经验,依据云南晒青茶品质形成特点,对云南晒青茶初加t品质提升进行探讨,希望能促进为云南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1云南晒青茶加工工艺要点
1.1鲜叶要求
以有嫩度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好。鲜叶嫩度要求尽可能一致,不带马蹄、鱼叶、鳞片和其它夹杂物,无劣变、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机械损伤。
1.2摊青
鲜叶采摘后注意摊放于阴凉洁净处,不可堆积过厚,以免造成鲜叶压实而呼吸发热。
鲜叶进厂后应及时进行摊晾,厚度10cm~ 15cm,雨水叶的摊晾可适当薄些。摊至无表面水,鲜叶硬脆表面现
象开始消退,清香散发时即可进行杀青。1.3杀青
杀青是生产云南晒青茶的关键t序。采用铁锅手工杀青和滚筒杀青机均可。杀青主要掌握“杀匀杀透“原则,要求温度先高后低(在不产生红梗红叶的条件下,杀青温度可以适当偏低,时间稍长)。杀青适度要求色泽由鲜绿变为暗绿,清香显露,嫩茎折不断,手握茶汁微露粘手,无焦边和红梗红叶。杀青太嫩茶叶滋味会带有生涩味,严重者干茶产生大量红梗红叶;杀青太老茶叶不但容易产生焦片、生成焦味,同时易t现炒青类绿茶的内质转化,不利于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后发酵的进行『81。因此,掌握恰当的杀青程度对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外形和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杀青后原料要进行适度摊凉,促使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和降低叶温,避免揉时m现芽叶断碎和干茶叶色枯黄。1.4揉捻
云南晒青茶揉捻比传统的滇红、滇绿稍轻,但过轻的揉捻对云南晒青茶品质是不利的,揉捻过轻的茶叶香低而味淡。
1.5干燥
传统的晒青茶是在竹篾上、于自然通风环境中进行,以日光当天晒至八成干或八成千以上为好。
晒青茶足干时的表现为叶手捏可成碎末,梗子可折断,含水率在10%左右,不能超过12%,以免产生霉变。1.6贮存和运输
仓库必须干燥、清洁、无异味、避光;有通风、防虫、防鼠设施;运输t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并有防雨、防晒设施。
2云南晒青茶初加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晒制时的收、贮
在晒青茶的生产中,很容易忽视的是认为晒青茶是在阳光下晒制的,在足干后依然在阳光下多晒一天半天没有关系或者就把晒青毛茶存放在有光的环境中会对茶叶品质无碍,实际上晒制好的茶叶如继续受光,茶叶的香气滋味会渐渐淡薄,日晒味会越来越冲,严重者会伴有不爽的哈喇味。所以说,云南晒青茶晒制时要注意观察茶叶干度,干度足够就应及时收存于阴凉、避光地。制好的毛茶若存放在无专用仓库的茶山时,包装要加套内膜袋,防止夜晚茶叶吸附潮湿空气的水份而霉变。
2.2晒场空气及材质影响
茶叶本身为易吸附异味的食品,因此晒青茶初加工晒场的空气质量必定会对晒青茶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晒制的场地密闭不通风,干茶就会带有一定程度的闷而不爽气味;此外晒青茶初加t晒场的所用材质对晒青茶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在竹篾上晒制的茶叶比在水泥地上晒制的茶叶香气更纯正,滋味更清甜。
2.3适当的揉捻
一般的晒青茶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都会经过匀堆、拣剔甚至是渥堆、筛分等工序,从精制角度考虑晒青茶的条索应尽可能紧结。但过重的揉捻会使茶汁内含物在湿热的叶表面发生过多的氧化、降解,不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保留并且干茶滋味苦涩欠协调,严重者茶汤泛混。一般来说晒青茶揉捻以叶表面有茶汁渗出,有粘手感,茶叶成条率在70%-750/0为宜。
如是揉捻高品质的普洱生茶原料,在鲜叶的采摘、杀青、晒制、贮藏各环节都是安全而卫生,加t时不需要经过筛分、拣剔甚至是不经过匀堆,就可直接压制的晒青毛茶,不一定注重条索紧结,揉到茶汁外溢即可。此法所制晒青茶茶条大都是扁而松的,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芽尖、叶背的茸毛白亮和茶条的完整,所制晒青茶制成商品后卖相较好,内在品质也无大碍。但松扁晒青茶如需要经过匀堆、拣剔、割脚等精制t序时,制耗不但比紧结形的晒青茶大,而且难以达到精制的目的。所以说除非有很特殊的需要,生产中应尽量避免松扁形晒青茶产生。
2.4晒制时必要的翻动、整理
晒青茶的外形质量,除去合理的揉捻之外,影响最大的是晒制时的处理,在茶条柔软时过多的翻动可能造成条索弯曲,最好在茶条刚变硬时,伺机翻动一次,一方面可解散未解团块,把茶条理直,另一方面可以把面上的干茶和底部的湿茶混匀,加快晒制的速度和匀度,减少毛茶贮藏中出现局部霉变的机率。
综上所述,云南晒青茶的初加工看似简单,但加工品质容易受天气影响,围绕着普洱茶的后发酵本质,探究晒青茶不同干燥处理对普洱茶后发酵质量影响,结合现代的技术,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如风能、太阳能)弥补阳光不足对晒青茶初加工品质的影响,保证普洱茶原料晒青茶加工品质,是普洱茶品质提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方向的突破将对保障与提升普洱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山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香型高山乌龙茶的茶厂建设、晾青间配置、茶青质量、做青与环境控制、以及做形、干燥(毛火、足火)等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闽中及闽西北高山清香型铁观音茶初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山乌龙茶
指采制种植在海拔600~ 1200m的乌龙茶。 3.2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
驻芽顶叶的面积为第二叶的1/4~ 1/3为小开面;驻芽顶叶的面积为第二叶的1/3~1/2为中开面;驻芽顶叶的面积为第二叶的2/3~ 3/4为大开面。
3.3叶子茶
指直接从茶树新梢上采用扳片采叶制作的乌龙茶,制作后不需拣梗处理。
3.4带梗茶
指传统采梢(驻芽2-4叶)制作的乌龙茶,即乌龙毛茶。一般需经拣梗后成为“毛净“时才在市场零售给消费者。
3.5置青(等青)
指最后一次摇青摊晾等待炒青(杀青)的过程。4茶厂要求
4.1茶厂环境
4.1.1茶厂应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且有扩建空间,设计、建筑茶叶加t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b33/t627-2007《茶叶生产企业场所与设备条件》等的相关要求。
4.1.2茶厂200m范围内应没有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离农田100m以上,距交通主干道20m以上,与有带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至少500m以上。
4.2茶厂
4.2.1茶厂及车间应为平整、光洁水泥地面,地面冲洗及设备擦洗用水应达到gb 5749的要求,茶厂周围要有排水沟,周边尽可能配建绿化带加以美化。
4.2.2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 lx以上,并有通风窗可以调节空气流量。
4.2.3茶厂要建有水泥地面板作晒青场,晒青场大小应与生产规模相配套。
4.2.4茶厂的摇青间与做形、烘干间的墙壁以白水泥漆(涂料)粉刷或贴白瓷砖等为佳,保证车间内洁亮、无异味。
上一个:181207J0153T4E,J 1812 15K现货购买,厚声1812 15KΩ ±5% 3/4W
下一个:iphone如何安装门禁卡(苹果手机怎么装门禁刷卡)

cytec德国自锁油缸(为您定制专属机电设备零部件)
装机必备app电脑(装机必备软件合集)
电工,这样的“失控状态”你们遇见了吗?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及其组成
无法卸载win10的最新功能更新()
桂花树育苗技术
win11专业版激活码(2021windows11永久激活密钥)
什么是电子设计
玩游戏什么牌子电脑好台式机,玩游戏买啥台式好电脑
电脑网页内容不能复制怎么办(浏览器网页不能复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