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如此众多的名优茶中,普洱茶是最会“玩”的。
年份、印级、号级、山头、纯料、古树、单株……概念多得让人觉得脑子都快不够用了。近些年来,高杆古树茶又新晋为茶客们的杯中之宠。但凡“新宠”,都难以避免真假优劣混杂的乱象,价格更是从数十元到几万元不等,让人愈发觉得普洱茶的“水”深不可测。
那么,高杆古树茶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难道茶树高度决定品质?甚至决定价格?下面,就来科普一下。
茶树中的“长颈鹿”
高杆古树茶,高高在上,鹤立鸡群,一枝独秀,看起来十分“高冷”。于是,普洱茶圈将其称为古茶树中的“长颈鹿”,更夸张的称其为“笔直通天”的古树茶。
其实,高杆古树茶的名字很简单直接粗暴,因为树干很高,所以就叫“高杆”,就跟我们称呼个儿高的人为“高个子”一个道理。一般说来,10米以上的茶树才能称之为“高杆”,易武有些高杆茶树可达20多米。
高杆并非是变异茶树品种,而是没有经过矮化的茶树,充分发挥其天性,天生的“顶端优势”让它努力向着天空的方向生长。文艺地说,它们向往光明,渴望自由……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几句歌词,仿佛就是为高杆古树茶写的。
高杆古树茶为毛会长得这么高呢?
其实,很多地方很多品种的茶树,至少是云南原始森林中的茶树都具备酱紫的潜质。
原始密林中,周遭都是参天大树。任何植物生长都离不开阳光、雨露和土壤,茶树也不例外。四周的“小伙伴”都是高个子,茶树只有不断地长高,才能得到阳光更多的眷顾。丛林法则,就是这么残酷。
但是,长高的茶树对茶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长高就要消耗更多的养分,会影响茶叶的产量,而且还不方便采摘。于是,为了不让茶树继续长高,就要去除“顶端优势”,矮化它,变成“土肥圆”。这样,就能收获更多的鲜叶。这些上部被砍掉的茶树,被形象地称之为“砍头茶”。
当然,也有一些“漏网”之树。譬如,藏在深山老林中被人遗忘,或未被发现,或难以采摘,成功地躲过被“砍头”的危险,就自由自在地向上生长啦!
但是,高杆古树茶基本不分叉,主杆细长,树冠也不大。它的生命周期并不长,极少见到所谓几百年的这类茶树,更别说上千年的了。
“高”在哪里?
如此说来,从内含来说,高杆古树茶属于人工栽培型的,并非是纯野生茶树,概念更接近于“荒野茶”或“野放茶”。
问题又来了,该如何分辨呢?先来看看它的外观。
显而易见,它“个儿高”。树高10米以上,树围0。5~1。2米之间,且主干大多笔直挺拔,冠幅下极少有旁枝,仅在树冠的部分有枝叶。
如果采制成干茶,又该如何辨别呢?
事实上,目前并没有标准可依,有茶友归结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高杆古树茶
干茶
条索粗壮颀长,带着豪放不羁的即视感。
滋味
水路清晰细腻,入口甜润柔滑,口感饱满而立体,生津含蓄,持久性强。
山野韵
特殊的山野气韵,自然淳真,回归自然本味。
想要深入高杆古树茶?除了看本文,还应多喝。更重要的是,喝多了喝懂了,才不会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