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树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3-12-17
梅树在栽培上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瘠、对环境要求不严、易管理、寿命长,隐芽萌发力强,树冠容易更新,果实加工运输方便等优点,是适宜偏僻、边远山区大量发展的果树。目前,市场酸梅缺口很大,鲜果价格每公斤可卖1.5-2.0元,且有上涨趋势。种梅致富的不乏其人。 
梅树是落叶小乔木,生长健旺,树冠开张,经济寿命很长,百年树龄仍能正常结果,且无大小年之分。直播的幼树5年开始有收,嫁接苗3-4年就结果,6-8年进入盛果期。梅的幼树生长旺壮,容易发生长枝,正常的长枝可长达100厘米以上,随着树龄增大,发枝量增多,进入结果期后,枝逐步缩短。长枝数量减少,枝长70厘米,衰老树的新梢更短,只有5-10厘米,但还有一定的结果能力。
一、生长发育特特性
梅的腋芽多数是单芽,除了叶芽能正常萌发外,其潜伏芽和陷芽也能多年保持活力,因此,枝梢一受刺激,很容易萌发,有利于误用老树的更新复壮,这是梅树容易复壮和长寿的主要生长特点。
梅枝先开花后展叶,是落叶果树中最早的一种。其花白色、芳香,几乎无花梗,果用品种于2月初至中旬开花。开花前受暖流影响,有时会出现二次开花习性,第一次开花时间很短,第二次开花才能结果。
梅树结果特性与桃相似,开芽均着生一年枝的腋芽。以单生花为最普遍。其结果枝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短果枝。长果枝长达30厘米以上,其中、上部也能生花芽,但往往花而不实。中果枝20厘米以上,结的果中途容易落果,5-7厘米左右的短果枝或花束状短果枝结果最佳,是梅的主要结果枝,一般占全树结果量的90%左右。中、短果枝能在结果的同时,在枝的顶端叶芽继续抽生1-2厘米乃至10厘米的短果枝而结果,有保持在一同部位连年结果的能力。结果枝的花芽大多分布在枝条中部,顶端和基部常是叶芽,短果枝中有一部分先端呈针状,只有花芽而没有叶芽,通常称为针枝,针枝虽能结果,但没有再生新枝能力,一年后即枯死。梅的花大部分是单瓣完全花,属于虫媒介花,花粉量的多少因品种而异,多数品种花粉量少或自交结实率不高。因此,在栽培应考虑搭配一些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花粉量多、有经济价值的品种作授粉树。
二、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酸梅喜温暖的气候,但又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是一年中开花最早的果树种之一。有时早春气温在0°c时仍正常开花,但花后气温下降至0°c以下时,幼果发育会受到阻碍甚至受冻害,造成严重落果。花期如果遇大风或连续阴雨,容易造成大量落花,影响产量。所以建园时要考虑选择避开冬春强风的地方栽培。
土壤:酸梅树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山坡地、平地或冲积地均可栽培,一般栽培在砾质壤土或砾质粘土等土壤时,生长结果表现较好。如果在土层浅薄的粘质红壤上栽培时,必须先深翻改土,熟化土壤后才可栽培。如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会造成生长不良,落花落果,发生病害,减少寿命等。故以土层深厚、表土疏松、底土带粘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最好。
水分:适当的雨量对梅树的生长、抽梢、结果是有利的。但花期遇大雨或连续阴雨,会影响花粉萌发和昆虫传播花粉,引起落花。盛花期久旱不雨,天气干燥,花粉和柱头容易干枯,对授粉不利。
阳光:梅树是喜光作物,花期和幼果发育期,如果光照不足,容易引起落花落果。在果实成熟期,天气晴朗对增进果实的色泽和品质风味都有好处。因此,在栽培上要防止遮光,注意合理密植和修剪。
地势和地形对梅树的生长、开花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栽培在东南坡或西南坡受光条件较好,因而结果较多。而西坡或西南坡容易受冻害。
三、栽培管理技术
(一)育苗梅树可以用实生苗繁殖,也可以嫁接法繁殖,以嫁接繁殖方法较好。因为嫁接育苗能使果树抗逆性强、繁殖快,又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1、砧木的选择和培育。一般选择亲僵力强、愈合良好、嫁接成活率高、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等的梅树作砧木。
育苗方法和其他果树育苗一样,把成熟的果实放在阴棚下,经10天左右的堆积使果肉腐烂后,用水冲洗清除果肉,将果核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晾干保存。育苗宜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背风向阳、灌溉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壤土作苗圃地。苗地要深翻晒白,翻耕深度25-30厘米,结合放有机肥作基肥,然后整地作成1米宽的畦。畦面整平整细后即可播种。冬播在11-12月,春播在2-3月为宜。可撒播和条播播后盖2-3厘米细土,上盖稻草。播种后要淋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除去盖草,以利幼苗生长,苗期限要及时除草、松土、追肥、防治病虫害等。还要根据砧木需要高度进行剪顶,加速主干增粗。
2、嫁接技术和管理。嫁接以春接和秋接较好,因这两个时期形成层最活跃,容易形成愈伤组织,嫁接容易成活。具体的时间是3-4月或8-9月。嫁接时必须选择品种纯正,丰产优质、树势壮旺、无病虫、已进入结果期的优良树株作采穗母本,选用树冠外围中上部发育充实,芽眼饱满强壮一年生春梢作接穗。嫁接的方法以单芽切接法和单芽腹贴法效果较好嫁接成活后要及时做好苗圃的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苗高45-60厘米即可剪顶,促进分枝。一般选留3-4条分布均匀的侧枝为主枝。此外,还要注意苗期限病虫害防治工作。嫁接一年即可出圃。
(二)定植
1、定植的密度。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定密度要考虑品种,砧木的类型,以及不同地势、土壤条件、管理水平等。一般树体高大、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株行距宜大;树体矮小、气候条件差、土壤瘠薄的,则适当密些。平地果园株行距离4×5或4×4米,每亩33-42株为宜。
2、栽植方式。合理的定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长空间,获得最高产量,又便于田间管理。目前栽植方式有:①长方形栽植法。此法适用于平地果园,其通风透光性能良好,可延长封行时间,且方便管理。②正方形栽植法。此法通风良好,也便于管理。但容易早封行,并很早形成树冠荫蔽,有平面结果现象。③等高线栽植法。一般山坡果园宜用此法,按照坡地势盘造梯田种植,果园通风性能良好。
3、栽植时期和技术。根据果树的特候期和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根系开始活动之前或停止生长后定植都较易成活,以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最适宜。
栽植前要做好准备,根据栽植的株行距,测好定植点,最好提前一个月挖穴,使土壤熟化,穴的宽度深度70-80厘米左右。挖穴时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穴底适当施些腐熟的有机肥料(与土混合)。注意选择粗壮的多根的无病嫁接苗,起苗时不要伤根,最好随起苗随栽植。某苗时要将根部自然地摊开,然后用细土填入根部,边填土,边舒根,边压紧,使幼苗根系与土壤密合一起。将土填满根部后,将苗木轻轻压实,浇透定根水,再盖上细土或稻草,缚好支柱,以防大风吹动,影响成活。栽植的深度一般要求在根颈上10厘米左右,浇水土壤下沉后,地面不必要奶颈平齐即可。
栽植后至成活期间,要保持穴内土壤湿润,晴天有风吹干燥时,每天都浇水,阴雨天不浇水。浇水不适过多,以免穴内过分饱和而造成土壤缺氧,影响根的生长。成活后施薄肥,每月施1-2次稀粪水,以促进根的生长。
(三)果园管理分为地下部土、肥、水和管理和地上部的树冠整形、修剪管理。地下部管理主要是通过耕作、施肥、灌水和果园间套作等农业技术措施,最大限度满足梅树对营养、水分、温度、氧气的需要,使根部生长良好,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养分,供给地上部枝、叶、花、果的良好生长发育,并通过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措施,培育良好的结果枝组,以夺取高产优质的果品。
1、土壤管理。在南方,雨量较多,土壤粘重,土壤通透性差,夏秋季高温干旱,地面温度偏高,土壤管理要着眼于保护表土,避免冲刷,深耕改土,多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透气、保肥、保水效果好,达到调节土温,使春季升温快,冬季降温慢,夏秋变温小,以利于根的生长。深耕一般在建园时修梯田,挖壤沟或挖穴时进行。随着树的逐年增大,在其树冠的外围还要进行深耕,以改善根系生长的条件。一般每年秋季在落叶前进行为宜,这时树体营养正从树冠向下输送,是根部活动最旺的季节,深耕时被切断根能很快愈合并长出新根。深耕深度根据土壤状况和根系分布而定。一般掌握自主干处,向外要求里浅外深,近主干的耕深15厘米,树冠外围20-25厘米。除深耕外,平时要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中耕、松土、除草、覆盖,以减少病虫害,保持土壤湿润。幼年梅园,可利用行间空地间作套种豆科作物、绿肥、蔬菜或其他矮秆经济作物。
2、肥水管理。梅树在年周期中的生长特点是开花发芽早、枝梢生长停止早、花芽分化期早、果实成熟期短、落果早等。根据它的生长规律,施肥要抓早、用肥要速效,才能及时供给梅树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需要。
施肥原则:幼年树要掌握薄肥勤施,多施氮肥,注意增施有机肥,以达到加速树冠形成,改良土壤,培养根系。结果树要适当增施磷、钾肥,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以利壮果丰产。老年树要增施氮肥,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以利树体复壮和开花结果。
幼树的施肥:在立冬前、清明和立夏前后各施一次,以立冬前和清明前后为重点,使新梢生长良好,立夏加一次,使新梢继续生长和充实粗壮。但要注意薄施,以速效腐熟粪尿和畜禽厩肥为主,适量施化肥,并注意随着树龄增长,逐年增加施肥量和浓度,为促进树冠扩大和开花结果打下基础。
结果树的施肥:施足基肥,花有果后及时追肥,重施肥以保证年年结果。
基肥:一般在秋冬结合土壤翻耕进行或开深沟施下。基肥以猪牛家禽厩肥、土杂肥、饼肥、复合肥料等。一般每株用土杂肥或厩肥一担,饼肥0.5-1公斤,复合肥0.3公斤
上一个:香葱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下一个:石材幕墙的深化设计有哪些要求?

拆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怎样把笔记本硬盘拆下来作移动硬盘
电脑店拿换下来的机械硬盘
德国贺德克hydac过滤器eds300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基土超孔压特性模拟分析
电力运行检修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产园林工程与其他园林工程有哪些区别?
RC0100FR-07121RL,01005 121Ω 1% 1/32W 电阻
RC0402DR-07280RL,0402 280Ω 0.5% 1/16W 电阻
垂叶榕栽培技术,垂叶榕种植办法
基础垫层材料换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