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山保留下了南诏国时期的种荼模式,凤冠山也保留了南诏国时期的银生茶,风冠山村的地埂上有树围超过2米的大茶王,且这种2米树的大茶王还不是一棵两棵,而是十棵八棵成排的站立着,最大的那棵茶正树在地埂边,其树幅有五六米宽,篷盖如巨伞,远远看去一团浓绿。
主底座不知有多大,露在地面上的两个大分枝其枝围都超过1.5米,大分枝上随便找根小枝权也有碗口粗,这棵凤冠山的头号茶王因两个大分枝各弯向方,两个分枝的形态很相似,树干又差不多大,村民们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双胞胎茶王,这棵双胞胎茶王嵌盘在地埂上的根爪都有五六米长,说它只有999年寿龄绝对委屈了它。
双胞胎茶王附近还有几十棵树围超过1.5米的大茶树,棵棵都遒劲浓绿,驱干粗壮,看着这些顶天立地、深扎厚埂的大茶树,再看看大茶树背后的无量山主峰,不用谁讲解也会坚信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凤冠山值得挖掘整理的东西非常多,南诏国时期创造的茶树围地埂粮茶种法,合理利用上地结构,建高效农业,景观农业,建美丽山村,这些都在风冠山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风冠山村海拔已达1900米,这个海拔高度明代以前是氐羌系乌蛮们居的海拔高度,地埂上那些500年10年以上的大茶王是鸟蛮族系的倮人、保俐人留下的,风冠山村住户现在是彝汉各一半,彝族有蒙化人、倮倮人凤冠山山下的村塞还有俐人。倮倮人、侏俐人一千多年前已在无量山定居,岁月流逝、朝代更换、历尽动荡,但他们并没有全部迁离风冠山地区,这与茶树有关系,也与风冠山离无量山主峰很近有关系。
倮倮人、侎俐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属乌蛮,南诏的诏王家族也属乌蛮离蒙乐山(无量山)100多米远的蒙舍诏是诏王的故乡,蒙乐山是诏上家族崇拜的虎神山,居住在蒙乐山的倮倮人、休俐人与诏王家族有族亲关系,《蛮书》记载南诏国的诏干有妻妾儿百人,这其中一定有倮倮人、侎俐人的女子是诏工的要或妾,蒙乐山也是倮倮人、侎俐人心中的虎神山。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