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各种初制所,各种企业牌匾形成的主权势力范围,千万不要只发“我与茶树有张合影”和“我与茶农很熟悉”主题,也不要带着成捆的人民币去换一箩茶,任性分子固然好玩,但容易招惹人嫉妒不是?
再说了,这会暴露你只是茶山的出访者,熟人谁需要带钱去啊?更何况,城市土豪遇到茶山土司,人家有地有茶树王,还有公主王子一堆,怎么比?
低调谦逊的做法是,认养几棵古茶树,茶山有基地,有初制所,有牌子与没有牌子挂在茶山,信心指数截然不同。
开车,自己来。
菜茶,自己来。
炒茶,自己来。
挂牌,当然自己来。
就连泡茶,还是自己来。
公主、王子只是茶树的看护者,我才是茶的收割者。什么都是亲自,什么都要亲历,这次是纯,配得上纯料茶。
到茶山一日游,认识当地人已经略显气场不足,怎么也要往上十天半月,待上一个完整的采摘季,走村串巷,王子公主一一标好,七大姑八大姨家连预约都不用,推门而出就能舀到新鲜的鸡汤。
拍照需谨慎,要避开热门人家、热门区域以及热门大茶树,弄不好自己才ps好,信号一延迟,发出来才发现别人早就满朋友圈刷爆了。要是能去徒步3小时左右的地方,那里别说摩托车了,就是人走还要登山杖撑着,走一趟流汗超过2斤以上。远离人家烟火,随时会被大雨袭击,偶尔来的冰雹,能在瞬间击穿帐篷,再来一阵大风,眼看着破帐篷被风吹走,欲哭无泪,但为了茶,值啊!无此不足以证明我对茶有多热爱,无此热爱不足以打动人,不打动人怎么完成销售?茶山的故事是茶山的,我的故事才是我的,没有你的参与,这个故事再好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