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m.2固态硬盘对比评测(m.2固态硬盘哪个好2019),下面一起看看m.2固态硬盘对比评测(m.2固态硬盘哪个好2019)相关资讯。
2012年,首款采用tlc闪存的ssd三星840正式进入市场。其性能和耐用性与当时市场上盛行的mlc ssd相差甚远。其实tlc的各种问题直到后来的3d nand工艺出来才得以改善。
那是四年后的2016年,tlc和mlc各占半壁江山。当然,tlc闪存主导市场,mlc逐渐隐退。
2018年,英特尔660p和三星860 qvo的第一批qlc ssd来了,但说实话,qlc面临的问题比tlc更多。虽然它们的耐用性不如tlc ssd,但是因为基本都比较大,所以整体的写入量还是足够的。
主要问题是他们的slc缓存用完之后的速度是hdd级的,给人的印象不好,所以qlc现在抢占市场的速度远不如tlc。
当然,之前测试的intel 670p刷新了我对qlc ssd的认识,性能出乎意料的好,引起了我对这些主流nvme ssd的兴趣。我们之前测试的大部分固态硬盘都是以性能不错的高端产品为主。
但它们并不是ssd市场的全部。这种主流的ssd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而且目前这个级别还有tlc和qlc,品牌型号也很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状态。
就出货容量而言,目前256gb和512gb的容量占大多数,128gb容量太小。1tb、2tb等大容量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慢慢上升,但是2tb的价格太贵了。1tb的价格也不是相对高不可攀。
当然,它的价格肯定比512gb高,但从性价比来说,比512gb好太多了。目前,主流的nvme ssd 1tb容量的价格约为600至800元,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齿轮。
本文旨在测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流1 tb固态硬盘。
当然,选择1tb的容量还有一个考虑,就是512gb qlc ssd的性能太差了。我不建议购买非tb qlc固态硬盘。
测试了六款主流1 tb nvme固态硬盘。目前主流的nvme ssd型号太多,不可能全部测试。我们只选择了六种有代表性的产品。
包括intel 670p,armored man rc10,与西部数据sn550同型号的sandisk extreme expressway,西部数据sn350,英瑞达p2,金士顿nv1,其中使用了tlc和qlc,其价格基本在600-800元之间。
西数的官方产品sn350并没有说明其使用的闪存型号,但是其保修写量很少,所以大家从这种极低的tbw猜测其使用的是qlc闪存,但是经过一番研究,从性能上可以判断其使用的是tlc闪存。
只是西数为了产品定位,把质保写量定得这么低。反正这个东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定,基本小于产品的实际寿命。
英瑞达p2的产品是tlc和qlc的混合物,官方没有说它使用哪种闪存。我们手头的这款使用qlc闪存。金士顿的nv1更厉害。它有两个主版本:群联e13和容晖sm2263xt。
闪存也是tlc/qlc的混合体,但金士顿在这方面也是惯犯。从他们家买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准备抽奖。我们手头上的这个是由容晖控制的qlc闪存版本。
英特尔ssd 670p 1tb最大连续读取速度3500mb/s,最大连续写入速度2500mb/s,4k最大随机读写iops分别为310000/340000,采用动态slc缓存算法。
最大slc缓存容量为140gb,最小为12gb。它采用单面设计。主控为容晖sm2265g,缓存为南亚256mb ddr3,闪存为英特尔第四代3d nand。144层堆叠的3d qlc使用两个。
单个容量512gb。
exceria rc10的1 tb最大连续读取速度为1700mb/s,最大连续写入速度为1600mb/s,4k的最大随机读写iops分别为35万/40万,slc的缓存容量为21gb。
采用单面设计,主控为群联e12c定制版,缓存为三星1gb ddr4,闪存为装甲bics 4 96层堆栈式3d tlc,使用四片,每片容量256gb。
闪迪至尊高速其实就是西部数据蓝盘的sn550。反正现在闪迪和西部数据是一家人。1tb最大连续读取速度2400mb/s,最大连续写入1950mb/s,4k最大随机读写iops分别为345000/380000。
slc缓存容量是12gb, 主控是闪迪自行设计的,没有dram缓存,闪存也只有一颗,是闪迪bics 4 96层堆叠3d tlc,一颗就有1tb。
西数绿盘sn350 1tb的最大连续读取速度2400mb/s,最大连续写入是1900mb/s,4k随机最大读写iops分别为340000/380000,slc缓存容量是10gb,
这个官方给出的信息也挺让人迷惑的,导致一堆人猜它用的是qlc,但上手后才发现它用的是tlc,主控与蓝盘sn550是同款,ssd的布局也是一样的,只是闪存换了,
不过一样是闪迪bics 4 96层堆叠3d tlc,同只有一颗1tb的。
英睿达p2 1tb最大连续读取速度2400mb/s,最大连续写入是1800mb/s,4k随机最大读写iops分别为170000/370000,用的是动态slc缓存算法,最大容量是250gb,
没有给出最小容量是多少,ssd是单面设计,主控是群联e13t,没有dram缓存,我们手头上这块用的是美光96层堆叠3d qlc闪存,用了四颗,单颗容量256gb。
金士顿nv1 1tb最大连续读取速度2100mb/s,最大连续写入是1700mb/s,随机性能并没有给出,我们手头上这款用的是慧荣sm2263xt主控,同样用了动态slc缓存算法,
最大容量是257gb,闪存是金士顿自封的,用的是单面4颗设计,用软件查出来是英特尔的第二代3d nand,64层堆叠3d qlc,单颗容量256gb。
测试平台与说明其实我们研究过,intel平台与amd平台即使是使用直连cpu的通道,他们在ssd的性能上是有区别的,不过主要是pci-e 4.0的ssd上,
这次测试的全部都是pci-e 3.0 x4的所以区别不是很明显,经过一番考量后我们选用了intel的z590平台来做这次测试,受测盘会安装在直连cpu的m.2接口上。
除了上述六款ssd之外,还会加入一款sata ssd给大家对比,因为1tb的sata盘的售价其实和这些主力级nvme硬盘差不多的,放进去给大家参考一下。
这次的测试考量到这些ssd的定位,所以重载内容基本不怎么考虑了,就只留一个txbench全盘写入,重点考察ssd在低队列深度时的读写性能,以及混合读写性能。
因为日常90%应用都在队列深度1-3的范围内的,基本不会超过4,ssd在高队列深度下的性能其实和大多数用户关系不大,但这通常是ssd厂家标出来的数据。
另外日常应用纯读取或纯写入的操作虽然有不少,但主要应用的负载都是混合读写的,基本都是集中在60%/40% 读/写到80%/20% 读/写这个区间内,70/30的混合读写是最多的,
所以我们会把crystaldiskmark的混合读写测试打开
当然最能反馈ssd实际性能的还是得看真实的轨迹回放测试,pcmark的磁盘测试就是实际应用时的磁盘读写轨迹,都是一些常用的应用负载,最能反映ssd实际使用时的性能,也是本次横评的考察重点。
crystaldiskmark单纯看qd1的连续读写性能的话,英特尔670p的表现是最好的,它qd1的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3112/2714 mb/s,速度远高于其他几款产品。
不过在70/30的混合读写测试里面它排在中间,最好的是西数sn350,甚至比闪迪至尊高速还快。qd8的连续读写测试大家的速度都都涨了,与qd1的排序变化不大。
随机读写测试我们可以直接看到ssd的延迟,其实除了速度外ssd的延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到ssd的响应速度,速度再快延迟大也是白搭。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670p的随机读取延迟相当低,只有45us,
其他参测的nvme都在65到75us之间,至于sata 6gbps ahci的ssd延迟达到了110us,当初pci-e ssd要走nvme协议当中一个重点就是要降低延迟,
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两者之间差距有多大了。
随机写入延迟方面,nvme ssd之间差距其实不是很明显,都在12到16us之间,走sata口与ahci规范的sc001延迟是36us,明显比m.2 nvme ssd大很多。
混合读写的表现就参差不齐了,英特尔670p的表现是最好的,其次是英睿达p2、铠侠rc10、西数sn350,闪迪至尊高速的混合读写延迟不知道为什么差不多和sata盘一个级别,
金士顿nv1更是超过了sata盘,这就很神奇。
pcmark 7磁盘测试为了让大家更为直观的看出各个ssd之间的差距,我们只放出这个测试的原始得分,对日常应用有优化的英特尔670p依然是最好的,其次是三个用tlc的ssd,
英睿达p2和金士顿nv1这两个用qlc的性能比那三个tlc的差一截,但别忘了英特尔670p用的也是qlc闪存。
pcmark 8磁盘测试pcmark 8测试也只会放出传输速率,英特尔670p还是有很大的速度优势,平均传输速度有834mb/s,其次是闪迪rc10与闪迪至尊高速,两者的速度都超过670mb/s,
西数绿盘sn350只有580mb/s,与另外两个tlc ssd有一定差距,英睿达p2与金士顿nv1依然和tlc ssd有一定差距,但比sata盘还是要快很多。
pcmark 10磁盘测试pcmark 10的存储测试除了会给出各个ssd的传输率之外还会给出平均延迟,传输率方面英特尔670p还是最强的,接下来是三个tlc ssd,三者差别很小,
另外两个qlc ssd方面,金士顿nv1的速度是要比英睿达p2快的。延迟方面,英特尔670p只有61us,相应速度极快,三个tlc ssd延迟表现差不多,基本上都是90us左右,
金士顿nv1延迟是115us,英睿达p2更是达到了133us,当然sata盘的延迟还是最大的。
其实从各个pcmark与cdm的测试就能看出,英特尔670p在日常应用负载时的是比其他几款主流ssd是有不少优势的,速度快延迟低,当然大家应该都清楚qlc ssd的劣势是在slc缓存耗尽之后。
txbench全盘写入测试
该测试是在受测盘在无分区的情况下进行的全盘连续写入测试,会填充整个盘的可用空间,而从这条写入速度曲线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信息。
全盘的总可用空间,英特尔670p和致钛sc001 active的是最多的,有953.8gb,然后铠侠rc10、闪迪至尊高速、英睿达p2、金士顿nv1这几个容量都在931gb附近,没太大差别,
而西数绿盘sn350它本来标的就是960gb,所以它的实际可用空间也是最小的,只有894.1gb。
各个ssd的slc缓存设置也是挺有特色的,qlc ssd基本上都采用大容量动态slc缓存的算法,金士顿nv1和英睿达p2还是很明显的全盘slc缓存方案,slc缓存容量都超过250gb,
但两者在缓存用光后的策略是不一样的,英睿达p2缓存用光后写入速度是很稳定的低的,但金士顿nv1明显在很努力的清理缓存所以写入速度会有不时升高。英特尔670p的缓存容量没他们两个这么夸张,
但127gb也不少,无缓存时的写入速度比另外两只qlc ssd更高。
至于那三只tlc ssd,他们所配的slc缓存容量都不算大,而且有缓存时的写入速度也不如英特尔670p,不过缓存耗尽后tlc的原始写入速度比qlc快多了。有意思的是,
西数绿盘sn350在有缓存时的写入速度是要比闪迪至尊高速更快的,但缓存耗尽后写入速度要慢非常多,这也是西数绿盘与蓝盘最大的差别,而且从这个写入速度就可以判断,sn350用的闪存不可能是qlc。
还有一组比较有趣的数字就是各盘在写入的各个阶段的耗时,由于各个盘的可用空间不同,所以全盘写入耗时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实际意义不大,也没有人会一次性把整个ssd写满。
写入10gb的时候,大家的slc缓存都还在, 所以写入速度都很快,从比例上来看最快与最慢的m.2盘差距有74%,但实际上时间差距还不到3秒,sata盘和m.2盘的差距极大。
写入50gb与100gb时tlc ssd的slc缓存都用尽了,所以这个阶段他们的耗时比qlc ssd还要长,另外致钛sc001 active配的也是大容量slc缓存,
所以写入100gb数据时它的速度甚至比西数绿盘sn350更快。
写入500gb时大家的slc缓存都用完了,所以qlc ssd的弊端也显露出来,极其低下的qlc原始写入速度使其在缓存用光后的写入速度极慢,
tlc ssd里面最慢的西数绿盘写入500gb数据耗时是22分17秒,致钛sc001 active这只sata盘则是23分40秒,而qlc盘里面最好的英特尔670p要32分18秒,
金士顿nv1的时间达到了54分08秒,英睿达p2更是超过了1小时。
当然了日常使用时没多少有一次性向ssd写入这么多数据的机会,不过qlc ssd在第一次上机转移数据时可能会让人抓狂,而且他们都是使用动态slc缓存算法,缓存容量会随着可用空间减少而减少,
追求大量数据稳定写入性能的话qlc ssd不是一个好选择,但qlc ssd也没打算给你这么用就是了。
总结在说总结之前大家先来看看这次参测的六款ssd的售价,因为主流级的产品售价是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以下产品价格均采自7月28日的京东报价。
从整体性能上来看的话,英特尔670p是最强的,从cdm和各个pcmark的测试结果就能看得出来,它的速度比其他主流级ssd都快,延迟也低,再加上日常应用大多数都是些轻量写入的负载,
它的实际使用体验其实是旗舰pci-e 3.0 m.2的水准,至于其它的缓存用光后写入速度过慢的缺点,你可以想想你有多少机会一次性写入超过100gb的数据?
英特尔670p凭借其极其优秀的性能表现,授予超能网编辑推荐奖金奖
当然如果你觉得用能买tlc ssd的钱买qlc ssd不爽的话你可以去考虑闪迪至尊高速或者西数蓝盘sn550,它们性能上没英特尔670p那么强,但胜在缓存用光后写入速度相当快,
可能比某些速度达到3500mb/s的pci-e 3.0 m.2还要快,所以它们的slc缓存容量过少也说不上是什么缺点。铠侠exceria rc10性能相对来说没它们那么好,不过也差不到哪去,
缺货时可以充当备选产品。
闪迪至尊高速表现出极佳的综合性能,授予超能网编辑推荐奖银奖
西数绿盘sn350、英睿达p2和金士顿nv1的售价比上面三款低100元,要从这三款里面选的话我肯定是选西数绿盘sn350,虽然他的质保写入量真的很低,但这毕竟用的是tlc闪存,实际耐久度不会这么低的,
标这么低完全是西数想拉开它和蓝盘的差距,而且它的性能比另外两款要好得多,没有不选它的理由。
最后说一下sata盘,实际上现在1tb的sata盘售价和现在主流级m.2 nvme盘售价是差不多的,如果你的主板上还有m.2接口或者有空余的pci-e接口的话,建议优先选择m.2 nvme ssd,
毕竟性能差距摆在那里,但sata ssd还有它的存在价值,毕竟m.2口的数量是有限的,sata口有许多,而且没有m.2口的旧电脑升级也只要sata ssd这一个选择,
所以sata ssd还会在这个市场上存在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