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之前,勐库从未引进过外来茶种,所植茶株被称为真正的勐库大叶种。因之也更能突显勐库茶香高、味酽、韵厚的特点,素有勐库大叶种“英豪”之美称。
沿南勐河一带,茶源济济。惯以一河对望,而称之为东西半山。
东半山平均海拔在1800米,年平均气温为15.85度,这里常年云蒸霞蔚,地广人稀,日照充足,地气旺盛,是茶树生长绝佳的地方,因此东半山古茶树成荫,郁郁葱葱,且高大挺直,少有矮化,茶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
东半山是勐库茶的典型代表,早在明代,东半山就已经名扬四海,当地种植茶、产茶的历史则更早。从地理位置上说,东半山之茶可名之为“朝阳茶”。
由于茶树常常可以迎接日出,其欣欣向荣之姿,其俊秀爽豁之貌,可谓昭然在现,因而茶叶更具阳刚之美,爽健怡人。
东半山茶:其茶条索紧结显毫,汤亮色金黄,茶质醇厚,苦重而涩轻,香气强烈特久,滋味饱满,口感丰富,气足韵长,生津回甘佳,经久耐泡。
东半山最具代表性的是藤条茶,藤条茶的培育从清朝就已经开始了,东半山现存的古茶树,大多是藤条茶。
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树生藤、藤缠藤,茶树成行的,数棵茶树伸出的藤条相互缠绕,织成一排藤网,单株茶树藤缠藤、藤绕藤。
藤条茶形表独特,新鲜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晒干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饼茶条索清晰,饼面芽绒闪光,让人爱不释手。
西半山与东半山仅一河之隔,因披洒着较多的夕阳,亦称之为“送夕茶”。东西两半山,皆紧靠着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所能涉足的最北之地。
西半山名山头众多,沿勐库邦改-丙山-公弄-大户赛-懂过-坝卡-冰岛一线,由南向北延伸,形成一条著名的古茶园分布带,蔚为壮观。
西半山:其茶清香,条索清晰匀整,油润度高,芽尖肥厚多毫,叶片壮实完整,茶汤金黄透亮,口感厚重浓烈,苦涩较为平均,滋味柔顺,醇厚浓郁,回甘生津迅速,喉部非常舒服,尾韵足,耐泡,二十泡后,仍留有香甜滑柔感,水浸出物丰富。
相对东半山而言,西半山的茶有阴柔之美,涩不凝滞,苦不淹留,回甘柔转醇润,回味绵长,余韵无尽,而且茶质厚重,后期潜力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