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的储存结构有哪几种2,c的数据组织方式3,32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4,计算机文件的组织方式有哪些5,简述计算机三级存储体系结构1,数据的储存结构有哪几种
**线性存储结构 **树形存储结构 **图形存储结构 线性存储结构:包括顺序,链接,索引,散列四种饿
2,c的数据组织方式
c++组织数据的方式有2种:第一是基本型,包括int,long,float等基本类型第二是类,接口和结构体在c++中被认为是类,struct和class本质是相同的,只是class中的成员默认是private访问,而struct中的成员默认是public访问。对象是类的实例,和类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8当然包括。c++的重点就是类类就是把一些变量,一些函数封装到一起。在类内部,可互相调用,在外部,可通过类来引用类内部的函数以及变量。这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完全不同于c语言的面向过程。给你一些c++的基础视屏网址:www.xue8xue8.comhttp://bbs.topsage.com/dispbbs.asp?boardid=121&id=156290条件 - -
3,32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
(32)[答案]b[考点]数据结构与算法[评析]这是个基本概念题。存储空间量只是数据的存储结构的一个属性,答案c也太片面,比如链表也是种存储方式,而非线性的还有树、图……我们所学的数据结构不涉及到数据在计算机外存(比如硬盘、软盘)具体的方式,而仅关心它们在内存中逻辑结构,比如数组,它是内存中一片连续的数据存储,我们对每一个元素都可以顺序地访问,只需要知道某一个元素的地址,其它数据元素的地址可以据库下标与数组类型(如字符型、整型……)所占的存储空间就可算出每个元素的地址,故顺序访问所有元素。但是对于具体数据在内存中的物理存储,我们很少关心。比如某个数组建立时,它的首地址具体是多少?它们在内存中的二进制表示是什么的?另,什么叫物理结构,什么叫逻辑结构,可以这样来理解,就好比物理结构是一个人的肉体,逻辑结构是一个人的灵魂,类似于计算机中硬件与软件的说法。就好比我们上qq,发送消息、接收消息,基本上近似大众人的思维,但发送消息与接收消息这些的具体技术过程或它们在cpu和硬盘上的活动,甚至二进制是什么呢?去问腾讯公司
4,计算机文件的组织方式有哪些
基本的组织方式有:顺序组织、 索引组织 、 散列组织和链组织。顺序文件,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进行存取操作的,索引文件 是指在主文件之外再建立一个表示关键字与其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表,称为索引表。索引表与主文件共同构成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又称为哈希(hash)文件或散列文件,即利用哈希函数及其处理冲突的方法,把文件散列到外存上,通常是磁盘上。对直接存取文件进行查找时,首先根据哈希函数先求出哈希地址,再将数据读入内存,然后在内存中进行顺序查找。直接存取文件不能进行顺序查找,但插入数据方便,存取速度快。如果逻辑文件中的各个逻辑记录任意存放到一些磁盘块中,再用指针把各个块按逻辑记录的顺序链接起来,在文件目录中只记录第一块的地址和最后一块的地址,那么这种文件组织方式就是链接结构。只有一种,0和1,二进制是所有文件的储存格式,由此衍生的格式数不清,计算机是用最笨的办法,解决了最难的问题。基本的组织方式有:顺序组织、 索引组织 、 散列组织和链组织。文件组织方式是网上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一种主要存储形式。文件组织方式采用主题组织法的思想,以文件名标识信息内容,用文件夹组织信息资源,并通过网络共享实现信息传播。文件服务器(ftp)即以此方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多为非结构化信息),用户界面就是人们熟悉的文件夹窗口,浏览和下载信息操作简便。
5,简述计算机三级存储体系结构
最快的是cpu里的寄存器 其次是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然后是内存储器(分为只读和随机,静态和动态) 最后是外存储器(硬盘光驱)等
外存储器件简介
文件在存储介质(如磁盘和磁带)上的实在组织方式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或物理结构,常见的有四种:顺序组织、索引组织、散列组织、和链组织。为了讨论文件的组织方式,先简单介绍磁带存储器和磁盘存储器的有关知识。
磁带存储器把信息存储在磁带上,磁带机可以控制磁带前进,后退,磁带机上读写磁头可以读写磁带上的信息。磁带的运行情况类似以录音机上录音带的运行。见图7-5。
磁带有不同的规格。目前使用的磁带一般有1/2英寸宽,最长可达3600英尺。1/2英寸的带在横向上可记录9位或7位二进制信息(分别称为9道带或7道带)。图7-6是一段9道磁带,横向每排9位二进制信息,其中8位组织成一个字节。另一位为奇偶校验位。
磁带上的信息是以块为单位存放的。一个信息块由若干个字节构成,如512字节或1024字节,要读写某一块上信息,首先要定位,即通过磁带的移动使磁头对准磁块的前端,磁带不是连续运转的设备,而是一种启停设备。为适应启动时的加速和停止时的滑动,磁带上块与块之间隙。间隙通常为1/4--3/4英尺长。间隙是一段空白区,不存放数据信息。
一个信息块就是磁带存储器的一个物理记录。通常一个信息块可存放多个逻辑记录。
磁带存储器具有存储量大的优点。一卷磁带可存10-20兆字节信息,而且存满后可卸下换上空带。
磁带存储器是一种顺序存储设备,它的主要缺点是读写速度慢。磁带存取速度取决于磁带的存储密度和走带速度,实际上磁带花在定位上的时间往往比较长,如果磁头离所找的块很远时,往往花十几分钟才能定位。因此磁带存储器适合于顺序存取,即读写一块之后,下一次读写它后边的相邻,这样可以减少定位时间。
磁盘存储器是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外存设备。微机上使用上的磁盘分为两种:硬盘和软盘。硬盘容量通常从几十兆字节到几百兆字节,甚至几千兆字节。软盘容量常为所欲为360kb、720kb、1、2mb、1、44mb。磁盘有点像唱片,担磁盘的磁道不是螺旋线,而是同心圆。若干个盘 可以通过一个主轴串在一起,构成一个盘组。各个盘面半径相同的磁盘在一起称作一个柱面,盘组有多少个盘面,则说每个柱面有多少个磁道,一个磁道可分为若干段,每段是一个物理记录,一个盘组上从大到小的存储单位为:柱面,磁道,物理记录
读写磁头有二种类型,一种是固定头,即每个盘的每个磁道都对应着一个专用的磁头,目前使用的是活动头,即每个盘面只对应一个磁头,安放在活动壁上,通过活动臂进退而找到指定柱面上的磁道。所有磁头在每一时刻总是对准一个柱面上的各个磁盘。
读写盘子上的信息,首先要经过定位动作:(1)选定柱面:通过磁臂移动使磁头对准指定的柱面。这是机械动作,平均要几毫秒至十几毫秒。(2)选定磁道:即选择对应着所需盘面的磁头,这由电子线路实现,速度快。(3)找物理记录:磁头定位道要读写的区 ,这是机械动作,速度较慢,需要几毫秒至十几毫秒。真正用到读写信息的时间比定位时间少得多。
与磁带存储器相比,磁盘存储器的优点是存取速度快,既适应于顺序存取,又适用于随机存取。
主机对外存储器的数据不能直接地进行存取。要读外存上的数据,首先要通道把数据读到内存缓冲区,然后从外存区读取数据。写数据时,将数据送到缓冲区,再通过通道将缓冲区内容写到外存储器。一次从内存读数据或往外存写数据的过程称作一次访外。一次访外可传送若干个字节,访外时间包括定位和传送时间,节省存取时间的一个有效办法是,使每次访外,在内存和外内之间传送一批较大的数据,从而减少访外次数。
分页块的存储方法是一种有利于减少访问外存次数又便于管理方法,一个块页是磁带或磁盘上的一个物理记录,它包括多个逻辑记录,内存中设置的缓冲区应该和页块的大小相等。每次访外,是把一个页块读入一个缓冲区或者把一个缓冲区写到一个页块。
若一次访外所传送的页块上有多少在近期进行处理的逻辑记录,则分页块的存储方式可以使访问次数大大减少。
这时我们可以用访外次数作为衡量检索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检索一次,访外次数越少,效率越高,相反,则效率就越低。另一个衡量检索效率的参数是磁头定位,检索某一记录,磁头定位时间越少,效率越高,否则,效率就越低。
沉
文件在外存储器上组织结构主要有三种:顺序文件、散列文件、索引文件。这三种组织方式分别适于不同的外存储器,它们的检索效率是不同的,下面分别讨论这几种文件在外存储上是如何组织的,有关的运算是如何实现的1)三级存储体系
常见的三级存储体系(从cpu往外)是:cache、主存、外存。
主存储器用来存放需cpu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用半导体ram构成,常包含少部分rom。可由cpu直接编程访问,采取随机存取方式,即:可按某个随机地址直接访问任一单元(不需顺序寻找),存取时间与地址无关。存储容量较大,常用字节数表示,有时也用单元数×位数表示。速度较快,以存取周期表示。
cache位于cpu与主存之间(有些cache集在cpu芯片之中),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的内容是主存某些局部区域(页)的复制品。它用快速的半导体ram构成,采取随机存取方式。存储容量较小而速度最快。
外存储器用来存放暂不运行但需联机存放的程序和数据。用磁盘、光盘、磁带等构成,磁盘用于需频繁访问场合,光盘目前多用于提供系统软件,而磁带多用于较大系统的备份。cpu不能直接编址访问外存,而是将它当作外围设备调用。磁带采取顺序存取方式。磁盘与光盘采取直接存取(半顺序)方式,先直接定位到某个局部区域,再在其中顺序存取。外存容量可以很大,以字节数表示。由于外存的存取时间与数据所在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