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3-11-11
一、为害症状
菊花白绢病在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原为athelia rolfsii(curiz)tu&kimbrough,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为scle-rotium rolfsii 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索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3mm。
三、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由植株的茎基部或根部直接侵入,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酸性土壤及施用氨态氮肥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
(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0.5l,隔10-15天1次。
(3)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扩展。
(4)施硝态氮肥及增施消石灰50-100kg可减轻发病。
上一个:电子电路中常用的轴向电容(常用的轴向电容有哪些特点)
下一个:墙体渗透漏通病及原因有哪些?

150J 25V NPO 0603电容型号推荐
新手选择域名网站交易平台时需要注意哪些?
电脑硬盘分区视频教程,硬盘怎么分区
a2000显卡属于什么档次(a2000显卡上市)
喝凉茶为什么会导致肾结石呢?
普洱茶怎么存放
喝茶要学会“扣手礼”,泡茶要学会“伸掌礼”
机械硬盘和主硬盘一个意思吗,为什么主硬盘是机械硬盘
5g手机测评2020(5g手机榜单)
gs8552,中文资料,数据手册